第29部分(2 / 4)

小說:胡雪巖 作者:溫暖寒冬

條船不要賣,租了給人家,萬一絲行「倒灶」,你還可以靠船租過日子。『

老張怔怔地不作聲,他有些心不在焉,奇怪『胡老爺』怎麼一下子叫她妻子為『乾孃』?

『爹!』阿珠推著他說∶『人家在跟你說話?你在想啥心事?』

『喔,喔!』老張定定神,才把胡雪巖的話記起來,『胡老爺,』他說∶『今年總來不及了!』

『怎麼呢?』

『開絲行要領牙帖,聽說要京裡發下來,一來一往,最快也要三個月工夫,那時候收絲的辰光早過了。』

『收絲也有季節的嗎?』

『自然羅!』阿珠的娘笑了,『胡老爺,你連這點都不明白?』

『隔行如隔山。我從來沒有經手過這行生意。不過。』胡雪巖說,『我倒想起來了,錢莊放款給做絲生意的,總在四、五月裡。』

『是啊,新絲四、五月裡上市,都想早早脫手,第一,鄉下五荒六月,青黃不接的當口,都等銅鈿用。第二,雪白的絲,擺在家裡黃了,價錢就要

打折扣,也有的想擺一擺,等價錢好了再賣,也不過多等個把月。絲行生意多是一年做一季。『

胡雪巖聽得這話躊躇了,因為他有一套算盤,王有齡一到湖州,公款解省,當然由他阜康代理『府庫』來收支,他的打算是,在湖州收到的現銀,就地買絲,運到杭州脫手變現,解交『藩庫』,這是無本錢的生意,變戲法不可讓外人窺見底蘊,所以他願意幫老張開絲行。現在聽說老張的絲行一時開不成功,買絲運杭州的算盤就打不通了。

『有這樣一個辦法,』他問老張∶『我們跟人家頂一張,或者租一張牙帖來做。你看行不行?』

『這個辦法,聽倒也聽人說過。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就不定頂一年就要三五面兩銀子!』

『三五百兩就三五百兩。』胡雪巖說,『小錢不去,大錢不來!老張,你明天就到湖州去辦這件事!』

想到就做,何至於如此性急?而且一切都還茫無頭緒,到了湖州又如何著手?所以老張和他妻兒,都不知如何作答。

『胡老爺,』還是阿珠的娘有主意,『我看這樣,王大老爺上任,你索性送了去,一船搖到湖州就地辦事,你在那裡,凡事可以作主,事情就妥當了。』

『妥當是妥當,卻有兩層難處,第一,大家都知道王大老爺跟我,與眾不同,我要避嫌,不便送他上任。第二,我有家錢莊,馬上要開出來,實在分不開身。』

『喔,胡老爺還有家錢莊?』

『是的。』胡雪巖說,『錢莊是我出面,背後有大股東。』

這一來,阿珠的娘,越發把胡雪巖看得不同了,她看了他丈夫一眼,轉臉問胡雪巖∶『那麼送到臨平┅┅』

『那還是照舊。』胡雪巖搶著說,『明天我打一張一千兩的銀票,請老張帶到湖州去,一面弄牙帖,一面看房子,先把門面擺開來。我總在月半左右到湖州來收絲,我想,這船上,老張不在也不要緊吧?』

『那要什麼緊?』阿珠的娘說,『人手不夠,臨時僱個短工好了。』

談到這裡,便有『不由分說』之勢了,老張搖了幾十年的船,一下子棄舟登陸,要拿著上千兩銀子,單槍匹馬回湖州開絲行,自有些膽怯,但禁不住他妻兒和胡雪巖的鼓勵推動,終於也有了信心,打算著一到湖州;先尋幾個絲行朋友商量。好在自己在江湖上走了幾十年,縱非人情險,一望而知,人品好歹總識得的,只要這一層上把握得住,就不會吃虧。

就這樣興高采烈地談到深夜,阿珠的娘又去弄了消夜來,讓胡雪巖吃過。

阿珠親手替他鋪好了床,道聲『安置』,各自歸寢。她心裡有好些話要跟他說,但總覺得半夜三更,孤男寡女在一起,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所以萬般無奈地回到了她自己的鋪上。

這一夜船上五個人,除了夥計阿四,其作的都有心事在想,所想的也都是開絲行的事,而且也都把阿珠連在一起想,只是各人的想法不同。

最高興的是阿珠的娘,一下子消除了她心裡的兩個『疙瘩』,第一個疙瘩是老張快五十歲了,《天雨花》、《再生緣》那些唱本兒上說起來,做官的『年將半百』,便要『告老還鄉』,買田買地做『老員外』享清福,而他還在搖船!現在總算葉落歸根,可以有個養老送死的『家』了。

第二個疙瘩是為了阿珠。把她嫁給胡雪巖,千肯萬肯,就怕『做小』受氣,雖說胡太太看樣子賢慧,但『老爺』到底只有一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