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辦。』
『說句老實活,別人來,花上千銀子,未見得能如此順利。老兄的事,沒有話好說。不過,我為老兄設想,以後要諸事方便,書辦那裡不可不點綴點綴。我為你引見一個人,你邀他出去吃個茶,說兩句客氣話,封一個數給他好了。』說著,伸了一個指頭。
這一個指頭當然不是代表一千兩,那麼是十兩呢,還是一百兩呢?想一想是寧可問清楚為妙。
『好的。我封一百二十兩銀子好了。』他這樣旁敲側擊他說,如果是十兩,楊用之當然會糾正他。
『不必,不必!一百兩夠了,通通在裡頭,你另外不必再花冤枉錢。』
於是楊用之派人去找了戶房一個書辦來,五十多歲,衣著相當夠氣派。
書辦的官稱為『書吏』,大小衙門基層的公務,只有書辦才熟悉,這一點就是他們的『本錢』,其中的真實情況,以及關鍵、決竅,為不傳之秘,所以書辦雖無『世襲』的明文,但無形中父子相傳,有世襲的慣例。
府、縣衙門『三班六房』,六房皆有書辦,而以『刑房』的書辦最神氣,『戶房』的書辦最闊氣。戶房書辦簡你『戶書』,他之所以闊氣,是因為額徵錢糧地丁,戶部只問總數,不問細節,當地誰有多少田、多少地,座落何方,等則如何?只有『戶書』才一清二楚。他們所憑藉的就是祖傳的一本秘冊,稱為『魚鱗冊』,沒有這本冊子,天大的本事,也徵不起錢糧。
有了這本冊子,不但公事可以順利,戶書本人也可以大發其財,多少年來錢糧地丁的徵收,是一盤混帳,納了錢糧的,未見得能收到『糧串』,不納糧的卻握有納糧的憑證,反正『上頭』只要徵額夠成數,如何張冠李戴,是不必管也無法管的。
因此,錢穀老夫子必得跟戶書打交道。厲害的戶書可以控制錢穀老夫子,同樣地,厲害的錢穀老夫子,也可以把戶書治得服服帖帖。一般而論,總是和睦相處,情如家人,楊用之跟這個名叫鬱四的戶書就是這樣。
『老四!』楊用之用這個暱稱關照∶『這位是王大老爺的,也是我的好朋友,胡老爺!』
書辦的身分本低,鬱四見這位胡老爺的來頭不小,要行大禮,但胡雪巖的動作快,剛看他彎膝,便搶上去扶住他說∶『鬱四哥!幸會,幸會!』
『胡老爺,這個稱呼萬萬不敢當,你叫我鬱四好了。』
楊用之也覺得他不必如此謙虛,便說∶『你也叫他老四好了。』接著又對鬱四說∶『老四,你請胡老爺去吃碗茶!他有點小事託你。』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