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2 / 4)

小說:胡雪巖 作者:溫暖寒冬

擠。

『東西是好的。』羅四姐說∶『不過花樣不象宮裡用的;宮裡用的應該是龍鳳,不應該是「五福捧壽」。』『羅四小姐,你駁得有道理;不過你如果曉得用在哪裡,你就不會駁了。宮殿有各式各樣的宮殿,何止三宮六院?看地方,看用場,陳設大不相同,通通是龍鳳的花樣,千篇一律,看都看厭了。你說,是不是呢?』

『話倒也不錯。那末,這堂木器是用在哪裡的呢?』『是要用在圓明園的——』

『李老闆,你真當我鄉下人了!哪個不曉得,洋鬼子把圓明園燒掉了。』

『燒掉了可以重造啊。當然,真的重造了,這堂木器也不會在我這裡了。』

據李老闆說,有班內務府的人,與宮中管事的太監,因為洪楊之亂,已經平定;捻匪亦鬱打敗了,不足為患,因而慫恿慈禧太后說∶『再過三、四年,皇帝成年,「大婚」、「親政」兩樁大典一過,兩宮太后應該有個頤養天年的地方,大可以將頤和園恢復起來。太后「以天下養」,修個花園,不為過分。』慈禧太后心動了,十二、三歲的小皇帝更為起勁;風聲一傳,有個內務府出身、在廣東干了好幾任肥缺的知府,得風氣之先,特製酸枝嵌螺甸的木器進貢,而在海道北運途中,事情起了變化。

原來這件事,在私底下已經談了幾個月,當政的恭親王大不以為然,不過不便說破,只是在兩宮太后每天例行召見時,不斷表示,大亂初平,百廢待舉,財政困難,意思是希望慈禧太后自動打消這個念頭。

哪知恭王正在下水磨功夫時,忽然聽說有這樣一個知府,居然進貢木器,準備在頤和園使用,不由得大為光火,授意一個滿洲的御史,臚列這個知府貪汙有據的劣跡,狠狠參了一本;恭王面請『革職查辦』,慈禧太后不便庇護,準如所請,那知府就此下獄。貢品自然也就不必北運了,押運的是那知府的胞弟,將木器卸在上海變賣,是這樣歸於昌發的。『木器一共三堂,一堂客廳,一堂書房,都賣掉了,現在剩下這一堂,前天有個江西來的候補道來看過,東西是歡喜得不得了,銀子帶得不夠,叫我替他留十天;他沒有下定洋,我就不管他了。羅四小姐,你要中意,我特別克已。』李老闆又說∶『我再說句實話,這堂木器,也沒有啥人用得起,你們想,房間裡用這樣子講究的木器,大廳、花廳、書房應該用啥?這就是我這堂木器,不容易脫手的道理。』羅四姐心想,照他的話看這堂木器似乎也只有胡雪巖家用得起。不想居然也還有那麼一個闊氣和江西候補道,轉念又想,胡雪巖也是江西候補道,莫非是他叫人來看過?於是姓問∶『那個江西候補道姓啥?看來他倒也是用得起的。』

『姓朱。』李老闆又說∶『朱道臺想買這堂木器也不是自己用,是打算孝敬一位總督的老太太的。』羅四姐心中一動,隨即問說∶『你這堂木器啥價錢?』『照本賣,一千五百兩銀子,其實照本照本賣,已經把利息虧在裡頭了。好在另外兩堂,我已經賺著了,這一堂虧點本也無所謂。』『李老闆,我還你一個整數。』

『羅四小姐,』李老闆苦笑著說∶『三分天下去其一,你殺價也殺得太兇了。』

本來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對摺攔腰摜」『的生意還多的是。』

『羅四小姐,聽你口音是杭州人?』『不錯。你問它作啥?』『你們杭州人殺價厲害,「對摺攔腰摜」四分天下去其三。世界上哪裡有這種生意。羅四小姐,你總要高升高升吧?』高升又高升,講定一千二百兩銀子。羅四姐是帶了銀票來的,取了一張四百兩的,捏在手中,卻有一番話交代。『李老闆,你要照我的話,我們這筆交易才會成功,明天我帶個人來看,問你啥價錢,你說八百兩銀子。』『這為啥?』

『你不要管。』羅四姐說∶『你要一千二百兩,今天我付你四百;明天再付你八百,一文不少。』羅四姐又說∶『你要在收條上寫明白,一定照我的話;不照我的話,交易不成,加倍退定洋。』『是,是!我照辦。』

於是李老闆收下定洋,打了收條。等羅四姐走後不久,又來了一個老主顧。

『唷,唷!古太太,我財神又臨門了。今天想看點啥?』『看了再說。』

李老闆領著她一處一處看,看到那堂螺甸酸枝木器,站住腳問∶『這堂木器啥價錢?』

『對不起,古太太,剛剛賣掉了—』

七姑奶奶大失所望,卻未死心,『賣給哪個?』她說,『哪有這麼巧的事?』

見此光景,李老闆心裡在轉念頭,他原來的話,還有一句∶『就是羅四小姐買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