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俞武成有這樣一個好兒子!』胡雪巖讚歎著說, 『上頭又有那麼一位老孃替他遮風雨,我倒著實羨慕他的福氣。』
『閒話少說。』裘豐言熟於官場的種種,提醒胡雪巖說∶『明天去見三婆婆,著實該有一番重的禮節,照我看,三婆婆必是一位則封的命婦。』
『喔!』胡雪巖倒想起來了,從他捐了官以後,一直就想替父母請個封典,也算是榮宗耀祖的一番孝心,所以聽裘豐言提到此事,特感興趣,『老裘,我正要請教你,這封典是怎麼請法?』
『到裡頭去談。』
回到裡面,丟下俞家的事,裘豐言細講封典,照《會典》規定,文武官員三品以上封三代,妻子,父母,祖父母,七品到四品封兩代,妻子、父母,八、九品只封妻子,未入流就談不到封典了。
人子為盡孝心,將妻子的封典讓出來,讓求改封上人,叫做『敗封』,所以三品以上的官員,可以請求敗紂曾祖父母,七品到四品,可以請求敗封祖父母。以俞家的情形來說,俞少武一定替三婆婆請了封典。
『封典亦是朝廷的名器,從前很慎重的,軍興以來也濫了,跟捐官一樣,封典亦可以捐的。』
『喔,』胡雪巖更感興趣,『怎麼捐法?』
『白丁是不可以捐的,有了官職,可以加捐品級。』
『那好!捐個「一品夫人」什麼價錢?』
裘豐言笑了,『一品夫人是捐不來的,捐加品級,也有個限制,象俞少武是五品,可以替他祖母捐個「三品淑人」。』他略停一下又說∶『明天我們去見她,勢必至於要穿公服,也勢必至於要磕頭。這雖是禮書所不載,但比照下屬見上官的禮節,應該如此!』
『不但要行大札,』胡雪巖說∶『江湖上的人,最講究面子,我還想捧一捧這位老太太。譬如說我們借一副「導子」擺了去,讓她家熱鬧,你看行不行?』
『這也沒有什麼不行,不過嫌俗氣而已。只要你不在乎人家背後笑你,我就可以借得到。』
『借哪個的?』
『當然是借縣官的。吳縣孫大令,跟我相熟,要借他的導子一定借得到。
不過巡鑼喝道而去,如果她家地方太小,或者巷子太狹,塞得實實足足,害做主人的不自在,那反倒不好了。『
『這話也是,等老週迴來了再說。』
週一鳴還沒有來,七姑奶奶卻從俞家折回,她是奉了俞三婆婆之命,特意來接芙蓉去相會的。據她告訴胡雪巖,說俞三婆婆起先有所疑忌,當是她兒子跟浙江官面上有什麼糾葛,特意派兩名『差官』來『辦案』。後來俞少武回去一說,提到胡雪巖的宣告,決不讓她『操心為難』,才知他們此來,並無惡意。
『三婆婆聽我提到芙蓉阿姨,她說∶』照規矩,他們兩位既然特為武成而來,就是我家的貴客,該盡地主的道理。不過我是女流,不便出面,少武又是晚輩。只好這樣了,把胡家姨太大先請了來,也算是個做東道的意思「。
小爺叔,我看三婆婆的意思很誠懇,就讓芙蓉阿姨去走一趟好了。『
胡雪巖欣然許諾∶『三婆婆的盛意,不可不領。這樣,』他轉臉對芙蓉說∶『你就跟七姐去玩一趟,順便先把我們的禮帶了去。』
芙蓉有些躊躇,她拙於交際應酬,又聽說俞三婆婆早年是那樣一個『狠角色』,心裡有種異樣的畏憚。七姑奶奶看出她的心思,便即鼓勵她說∶『不要緊!一切有我。』
『對了!』胡雪巖也明白她的心境∶『有七姐保你的駕,你怕什麼?』
『也好!』芙蓉終於點點頭,『我總歸寸步不離七姑奶奶就是了。』
『你看!』七姑奶奶笑道,『我們這位芙蓉阿姨,真正忠厚得可憐。閒話少說,你快換衣裳,我們就走。』
趁芙蓉更衣的片刻,胡雪巖把他們第二天的部署,告訴了七姑奶奶。凡是這種擺虛場面的事,從中必要有個『贊禮』的人,穿針引線,素昧平生的雙方,禮尚往來,才會若合符節。七姑奶奶是玲瓏七竅心,當然心領神會,一口應承,包管主客雙方,不但不至於會在禮節上出現僵窘,而且皆大歡喜。
等芙蓉一走,俞少武又派馬弁送了一桌燕菜席來。吃到一半,又有人來通知,說七姑奶奶和芙蓉,這天都讓俞三婆婆留著,住在俞家了。這種種情誼相孚的跡象,都顯示著明天見了俞三婆婆,一切難題都可迎刃而解。現在只望阿土能趕快送個信來,說俞武成不會受到賴漢英那方面的挾制,大功便近乎合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