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3)

小說:三十歲的心理學 作者:冬戀

,結果立即遭遇紅燈,常常覺得又丟臉又窩火。

因為身體虛弱、易疲勞,所以我就像個小孩子一樣,一直盼望著周圍的人能夠理解和照顧自己。面對有這種想法的自己,有時覺得很丟臉。也有些時候,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對孩子大發雷霆,使我對孩子們抱有一種愧疚感。因為我無法再做一個健康、充滿活力的母親,而且又生怕自己會成為家人的累贅,因此,不知該向何人發洩的憤怒和悲傷吞沒了我。

在剛剛接到診斷報告時我還覺得很幸運,慶幸自己患的不是比這個病更嚴重的疾病。但直到現在,我好像已經完全忘記了當時的那一點慶幸,只感到極度的絕望和憤怒。那些用精密儀器都無法測量出的細微的生化變化,就可以讓人的身心動搖得這麼厲害,可見人類是一種多麼微小、無力的存在啊。這些想法讓我更加傷心。

我就這麼失去了我的部分青春、部分能力、部分健康、部分希望,還有我該享受的部分成就與喜悅。我為我正在失去的這一切痛苦呻吟。

“如果擔心就能夠解決問題的話,那就在房間裡繼續擔心吧。但如果擔心無法改變現實,無法解決問題,只能讓你變得更焦慮更累的話,與其一味地擔心;不如靜下心來想一下你現在該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

這是平日我常對擔心自己未來的患者們說的一番話。但是非常慚愧,輪到自己有這樣的遭遇時我卻怎麼也做不到。

不知是哪一天,我突然感覺到心裡有些東西正往外溢,與此同時一種恐懼和黑暗也正向我襲來,就好像我即將陷入心中那個空出的洞。可是稍後,從那個空洞裡開始隱隱地傳來口哨聲。

“也沒什麼太大的不同,只是跟以前相比有點累,有點不方便,只是需要修正一下我想做的事情,而且不過是我的未來變得有些不明瞭而已……可是我的未來什麼時候明瞭過呢?誰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子,我為什麼要庸人自擾,為遙遠不可知的未來而覺得恐懼和憤怒呢?”

19。該死心的時候就要死心(2)

想到這裡,我內心的某個東西涌動了起來,開始隨著口哨的節拍跳躍。

該死心的時候要死心,只能死心時要堅決死心,生活要求我們有時必須做到這一點。這時的死心完全不同於放棄,放棄有時意味著以自暴自棄的心情,把自己的能力和資格都拋掉;但死心卻意味著乾乾淨淨地忘記自己已經失去的東西。也有些人會擺出一副早已看破紅塵的架勢,帶著一副死心的假面輕易地放棄所有東西。但那隻能看做是對生活與自己的冷落,是想把自己的無能和無力進行合理化,是一種逃避。

生活中有我們無法改變、只能忍受的部分。比如,誰都無法倖免的死亡就是其中之一,無法挽回流逝的時光、無法左右的他人的感情也都屬於這一類。這麼看來,死心其實就是接受和承認生活的不完整性以及我們能力的有限性,放下對不可能的事物的執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加輕鬆地向未來進發。可以說,死心是翻開過去那一頁的過程,也是向現在和未來敞開胸懷的過程。

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需要死心的時候。因為這世上肯定會有我們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做到的事情。如果不及時死心,一直堅持下去的話,就會變成一種過度的執著。這時,它十有*會成為在我們的過去一直徘徊不去的幽靈。比起毫無意義的一直緊握、不放手,有時我們更需要放開雙手,放走我們一直緊握的東西。而死心就是鬆開手讓這些東西自然離去的過程。

剛得知自己的病情時,讓我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死心。這需要我接受疾病帶給我的極限,需要我對一直以來的夢想死心,需要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身體發生變化,需要放棄對自己的期待以及他人對自己的期待和讚美。其實,身體上的機能喪失需要我們改變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方式,但最困難的事情還是接受這一切,學習死心帶給我們的美德。

其實不死心又能如何呢?不管我接不接受,時間照舊是要流逝的。在我一直悲嘆的同時,我寶貴的時間正在被我自己製造出的不幸一點一點地吞噬。最後連我的身體中健康的機能也在喪失感中染疾。

有一天我突然悟到,我真正失去的是現有的寶貴時間,是這世界給予我的信任和希望。難道我就因為現在有點不方便,有點不確定,就要失去這麼寶貴的東西,甚至失去更多嗎?我開始告訴自己,疾病是我以後該好好照料的貴賓。

把病魔想成貴賓,我內心中的其他東西開始神奇地甦醒過來。儘管身體上的不便有時讓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