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因此他不可能完全沒有“由美國領導世界”的想頭。這一切的邏輯發展必然使他支援蔣介石,儘管他個人不喜歡蔣。
羅斯福在德國和日本投降之前就去世了。在中國,美國支撐蔣介石的努力到這時變得更加肆無忌憚了。美國官員中站在史迪威一邊的統統調任或回國。在史迪威時期任駐華大使的克拉倫斯·E·高斯在史迪威被召回後辭職,由赫爾利繼任。他很快就除掉了中國出生、精通漢語、熟悉中國社會的兩位外交官戴維斯和謝偉思以及其他了解中國的人。史迪威的後任魏德邁將軍也很快召回了駐延安美軍觀察組組長包瑞德上校——他的漢語流利、對中國的情勢很敏感。所有美國在華官員和軍官,以及隸屬美國陸軍管理和進行新聞檢查的美國記者都接到通知,警告他們不要做任何不利於蔣的事情或發表任何不利於蔣的報道,儘管在新聞記者、甚至在那些急於打完仗回家去的美國大兵們中間幾乎普遍對蔣感到厭惡——需要發出警告,也許原因正在於此。
在延安,在1945年4月23日一羅斯福總統逝世後不到兩星期——中國共產黨舉行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並透過它的領袖毛澤東,發出了它自己的、獨立的聲音。
在這篇題為《論聯合政府》①的報告中,毛澤東首先指出,雖然對德戰爭已近勝利、對日戰爭的勝利也已在望,“中國現在仍然不團結,中國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危機。”為了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並保證中國戰後的進步,必須實現孫中山完成革命的遺願,並以聯合政府來代替蔣介石的國民黨獨裁政府。但是國民黨內的頑固派正在“等候某一個同盟國(指美國)在中國大陸上驅逐日本侵略者到了某一程度時,他們就要發動內戰。他們並且希望某些同盟國的將領們在中國境內執行英國斯科比將軍在希臘所執行的職務(屠殺抗擊法西斯侵略者的希臘游擊隊)……企圖把中國拋回到1927年至1937年的國內戰爭的大海里去。”
①斯諾著《復始之旅》。
毛澤東又說,在世界範圍內,反軸心國的戰爭將獲勝利,但“歷史的若干暫時的甚至是嚴重的曲折,可能還會發生;許多國家中……反動勢力還是強大的。”
他在嚴肅地回顧歷史之後說,中共不會再像1927年時那樣,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受到突然襲擊,當時國民黨當局的轉向使中國革命的勝利被葬送,並且使中國遭受了幾十年的民族災難。
他說,中共首先將為實現孫中山的理想而帶頭奮鬥。中國要獲得和保持獨立。“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將建立起來。實行“耕者有其田”。“凡本國人及外國人之企業,或有獨佔的性質,或規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銀行、鐵道、航空之屬,由國家經營管理之;使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所有這一切主張都同中共現階段的一般綱領或基本綱領相一致。
他明確指出,中共的將來綱領或最高綱領是把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但當前必須為實現現階段的綱領而努力。
宋慶齡看來事先知道中共七大的任務,因為她曾對人預言,七大的內容將具有世界意義。
8月初,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蘇聯很快對日宣戰,擊潰日軍,解放了中國東北——日本在大陸上的最重要基地。8月14日,在莫斯科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在國民黨政府代表團中有宋子文而不是誤傳的宋慶齡——她一直在重慶,從未離開過)。①
①《論聯合政府),《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1029—1100頁。
8月28日,毛澤東和周恩來到達重慶。他們是應蔣介石的電邀並由仍然以調停者角色出現的赫爾利大使飛往延安迎接的。他們此行的目的是討論如何在結束戰爭和戰後時期保持團結。
8月30日,毛澤東到重慶後的第二天就去看望宋慶齡。這說明他對宋的尊重以及宋在他眼中的重要性。他們自1927年在武漢分手之後,這是第一次見面。
9月1日,她同毛澤東、周恩來一起出席了蘇聯大使館為慶祝《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簽訂而舉行的盛大雞尾酒會。國民黨官員和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民主人士也都出席,象徵著這是一次統一戰線的聚會。
9月6日,她以保衛中國同盟主席的名義,宴請毛澤東、周恩來等人。9月8日,她出席了毛澤東、周恩來為招待在重慶的各國援華團體負責人舉行的招待會,這些團體主要是透過保盟向解放區提供援助的。毛澤東在會上致詞,感謝各方人士的援助並希望這樣的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