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著。
接下來,候湯、洗茶、沖茶的過程,武曌都在不停的說著,這些自然是非常有講究的,而且武曌用的全是以詩文的方式在解釋著這個過程。
杜壹葉在一旁,拿筆快速的記錄著,生怕少寫了一個字。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要喝茶了,可卻是沒有想到這才僅僅剛剛是個開始。
再往下,第六、七、八步,刮沫、淋壺、燙杯,武曌又有一翻說詞,崔孰禮忍不住在點頭,這就是禮,沒有錯,這就是中華的禮。正如秦王殿下所說,這是道。茶之道!
“聞香!武曌親手將蓋甌遞以了李淵面前,李淵接過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不由讚道:“好香,好茶!”
崔孰禮聞過,當場賦詩一首,李元興是一句也沒有聽懂。
第九步淋茶之後,終於到了品茶的階段了。
“韓信點兵!”武曌倒上了六杯茶,然後作了一個請的手勢。
李淵喝過,沉默不語。崔孰禮喝過,同樣沉默不語。四位茶商喝過,也是一樣,沉默不語。六個人默默的坐在那裡,一言不發。
收回空茶杯,再次第二泡。
茶七泡。武曌展示了多種倒茶的方式,關公巡城、昭君出塞、天人合一!
七泡之後,武曌洗壺,開始收拾器具,動作還是那樣的緩慢,優雅。
而六個喝茶的人,卻是完全一樣,都是那樣一動不動的坐著那裡,沉默的坐著。
外圍觀看的人真心是心急著,茶是什麼滋味,這茶喝著有什麼感覺。因為這些人不能靠近,真是乾著急。
後廳的七女反倒安靜下來了,因為她們是未來秦王妃,這樣的茶以後她們是可以常喝。
武曌收拾好之後,躬身一禮,退後正襟而坐!
李元興這時輕聲說道:“茶有七義一心,七義為: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導引;而一心,既然是‘和’悟了,才可以稱為茶道。今日到此為止,明日本王在此等候!”
說完,李元興把武曌抱起:“累了吧!”
武曌微微的點了點頭,頭上已經滿是汗珠了。
李淵伸手一扶桌子站了起來:“起駕回宮,明日朕再來!”說完,李淵和李元興連個招呼都沒有打,轉身就走。他心中想的是什麼,李元興猜不到。只是可以感覺到,李淵受到了衝擊絕對不小。
崔孰禮也站了起來衝著李元興長身一禮:“下臣肯定殿下明日可下請柬,禮部王尚書應請,戶部崔尚書應請。朝野內外,飽學之士應來見識茶之道。”
“你去安排吧,名單你來定。這裡的一切都不要動,不要動我桌上的茶。”
李元興說罷,抱著武曌向後廳走去。見到七女,李元興笑著說道:“去本王的小會客廳。”說完,又對七位管事說道:“茶是道,這也是商機,你們七位想一想,回去給自家的主子也講講,她們理解多少算多少!”
“是,殿下!”七位管事都深深一躬。
李元興帶著七位未來的秦王妃去小會客廳了,這裡自然準備了午宴。
大廳內,越茶商會的會首第一個站了起來,後退幾步衝著武曌坐的位置又跪下重重的磕了一個頭,頭磕在地板上咚的一聲。
“某,今日才知,某辱沒了茶!”
長安茶商會的會首起身將他扶了起來:“兄臺說的極是,在場的人都辱沒了茶。我中華博大精深,今日我等才算見識到什麼是茶。這是殿下在傳道,說的市儈一些,也是殿下賜給我們的商機。”
說完,長安茶商會的會首拿起剛才給他們展示的茶,將一片幹茶頁放入口中,品嚐之後笑著說道:“回去都好好準備一下,明日才是真正的精彩,某自認,今是唐突了,自當回去沐浴齋戒,明日再來悟茶之道!”
眾茶商紛紛稱是。
這時,有一個商號的商人卻趁著大夥都在往外走,伸手在展示的那龍井茶的小盤之中偷偷的將幾片茶葉放在手心。
在他旁邊的一位商人看到後小聲說道:“你想改行嗎?”
那商人一愣,馬上反應了過來,將那幾片茶葉趕緊放了回去。
杜壹葉在紙上飛快的記下那個商人的名字,剛才的時候,已經有護衛打眼色詢問了。杜壹葉認為沒有必要為這點小事去拿下,雖然殿下說過,不許任何人動他的茶葉。
商人逐利是天性。
雖然不處罰,但杜壹葉還是記下那個商人,以便在合適的時候彙報給李元興。
另一邊,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