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2 / 4)

小說:大唐第一莊 作者:北方網

了點頭,指了第二桌上第六個木盒。這青烏其實就是鐵觀音,古時青茶轉烏龍茶,半發酵的茶類。只是觀音這個詞,李元興是絕對不會提的,因為這是佛家的名稱,在李元興要宣揚道家之說,絕對不會用鐵觀音這個詞。

如果說華麗,還是功夫茶足夠華麗。

武曌用的功夫茶器具也是足夠奢華的,選的上等紫砂,此時大唐還沒有紫砂壺出現。李元興這套就是放在現代,也屬於珍品了。

一茶壺、一茶盞、六茶杯、六蓋甌、六茶盤、六茶墊、一茶洗、一沙銚、一羽扇、一銅爐、一火筷。

爐中用的是竹炭火。

其實大爐燒水自然是燒的更快些,可既然要一份華麗,要一種品味,大煤爐自然就是失了身份。

水是山泉水,用小爐小壺,在等待水開的過程中,也是一種讓心平靜的過程,同樣也是道!更是在茶藝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未完待續。。)

ps: 這是今天第一更,午餐會再有一更,晚上依然還會有加更。

加更,努力還賬。

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二更】

李元興說華麗,能讓大唐秦王說華麗的,絕對不俗。

大唐秦王不僅僅代表的是大唐皇室,而且還有一個星君的身份,這份華麗自然讓人期待。

光是這套茶具拿出來,就讓茶商們大開眼界。有許多人還停留在將磚茶敲碎扔入沙鍋之中,加上鹽煮上好半天的喝法之中。

茶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掙銀錢的物件罷了。

就是糧食一樣,特別是對於草原上的那些人來說,這就是糧食,和鹽一樣重要的糧食。

大唐秦王展示的卻是另一種茶,一種完全讓人耳目一新的茶。

“父皇,請移座!”李元興恭敬的請李淵坐在桌前來。

李淵點了點頭:“茶之道,是道!”李淵也變的嚴肅了許多,起身後坐在武曌的對面,因為李元興說這裡是上座。

李元興又請了崔孰禮入座,崔孰禮比李淵更加的在意這個入座的過程。起身之後先整冠,然後正襟,邁出小四方步,第一步的尺寸都是相同的。在來到桌前,先對著武曌長身一禮,然後雙對李淵一禮,這才坐在李淵左側下首的位置。

武曌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正襟而坐,僅是這個坐姿與勢,崔孰禮就給打了十二分,絕對是受過大禮儀的人才能這才的坐姿,這才的神韻!

李元興點的第三人,正是越茶商會的會首。

越茶商會的會首激動的全身發抖,衝到李淵面前行了跪禮。就準備往桌前坐的時候。崔孰禮道:“秦王殿下以茶論道,你作為越茶商會之首。心浮氣燥,心中無茶,你且退到一旁,默唸道家靜心咒,否則不可上桌!”

越茶商會會首這時才發現自己失禮了,立即長身一禮退到一旁。

接下來李元興點的三人,分別是長安茶商會,巴蜀茶商會、江浙茶商會。這三位會首有了越茶商會前車之鑑,自然不會失了禮儀。再看武曌身上穿的是漢式禮服。三人也是有學識之人。持漢禮向李淵、武曌行禮,然後才整衣入座。

崔孰禮滿意的點了點頭,可教也!

越茶商會的會首有些笨拙著學著另三位會首的樣子入座,崔孰禮點評了一句:“不知禮。問道。你問的是何道。回去自當修心。學禮。”

“多謝長史教誨!”

武曌這時睜開了眼睛!

第一步:治器!分為六個動作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

崔孰禮的心醉了,不由的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他的心也隨著武曌手中的動作慢慢的平靜了下來,這才是真正的大禮儀。這才是真正的道。

李淵腦海之中卻想的是,你們七世家說我們李氏是蠻子。看一看,這是什麼?這比起你們七世家更有古禮的氣度。

四位茶商代表一言不發的看著,他們在學習,在觀察,在體會。

一個能讓知名大儒稱讚的,自然是極好的。

後廳,鄭秀嫣嘆了一口氣:“好想學,學會這樣一定能夠讓殿下開心的!”其餘六女都沒有說話,各自有心思。崔瑩瑩卻在想,學會了這個,何止能讓秦王殿下開心,放在詩會之中,保證震驚全場。

第一步武曌足足整了十幾分鍾。

而第二步:納茶!將茶放在白紙上,供品茶之人鑑賞。

此茶,在座的自然是沒有見過的,不過卻沒有人開口,他們不懂,只會默默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