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蘇洵蘇老泉先生送完客人回屋一看,咦,這是誰給自己的詩接的龍啊?再仔細一讀,合仄押韻,詩意絕妙,把自己前半首詩的意思演繹得恰到好處,心得話肯定是兩個聰明的兒子寫的,可叫來兒女們一問,才知道竟是蘇小妹的傑作。這一下蘇洵驚訝得不得了,因為這時候蘇小妹不過才十歲,而且沒人刻意教過她寫詩,怎麼一下就達到了這種境界!
要不怎麼說遺傳基因很重要,你看這蘇家個個都是才子,蘇洵、蘇軾、蘇轍父子那是號稱“三蘇”,唐宋八大家裡他們父子就佔了三席,蘇軾的母親程氏也是當時蜀中的才女,就連這十歲的蘇小妹也是無師自通。蘇洵很感慨,也很喜歡,從此就著力培養蘇小妹,後來也就有了名滿天下蘇門小才女。
粗看起來,關於蘇小妹的這段人物出場好像不過是小說家的演繹而已,但事實上這裡頭潛藏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訊,那就是為什麼小說家們會創造一個蘇小妹這個文學人物的重要原因。我個人以為,蘇小妹作為一個文學形象,那絕不是憑空杜撰出來的,那絕對是有著鮮明的歷史人物原型的,這論據就在於對於蘇小妹這種才學與才情的交待上,也正因為如此,我才會說只有“蘇小妹”才是這個民間故事中唯一的“一實”之處。
事實上,蘇軾的那個姐姐八娘,也就是歷史上那個真實的蘇小妹就是小說裡的“蘇小妹”的原型,最重要的論據就是小說中有關蘇小妹才情的描寫完全符合八孃的實際情況。
明代曹學佺的《蜀中廣記》卷一百三十記載說:“蘇小妹,老蘇先生之女。幼而好學,慷慨能文。”這短短的一句話至少透露出三點資訊:第一,是有蘇小妹這個人的,你看他明確說“蘇小妹,老蘇先生之女”了嘛。注意曹學佺的這本書並不是筆記小說,而是一本野史類的書籍,所以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第二,說蘇小妹“幼而好學”,這也說明她“幼已經學”,那麼跟誰學,誰教她呢?答案自然就是蘇洵對這個聰明的小女兒,很早就開始了文學培養。第三,“慷慨能文”,這就是培養的結果、“幼而好學”的結果了。古書中對女子的記載一般是很少的,能在史書中被提到的女子往往就不是一般的女子,再說她“慷慨能文”這就是很高的評價了,說明這個八娘、這個蘇小妹的才學在當時、在當地那應該是很有名的。你看,這三點資訊與小說家筆下的蘇小妹基本上是一致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2 金風玉露不相逢,空餘人間恨無數(3)
那麼,這個曹學佺的說法是否可信呢?是不是隻是一個孤證呢?
其實我們前面已經提過南宋人張邦基的《墨莊漫錄》,它裡頭就提到“或以為東坡女弟”“有詞作行於世”。這個“女弟”的說法看來不太正確,但這個“有詞作行於世”的蘇洵的女兒應該指的就是八娘了,因為在蘇洵的女兒裡,提到有才學只有八娘這位蘇小妹。要知道能在男尊女卑的那個封建社會“有詞作行於世”那對於女人來說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兒,在宋代,我們掰著手指頭數數,“有詞作行於世”的女人也不過就李清照、朱淑真寥寥幾個。那說明這個蘇小妹的才學可不是一般的好。
那麼,會不會張邦基的說法也有問題,也不能讓人確信呢?因為他畢竟是南宋人,而且他說“或以為”,也就是語氣也不是那麼肯定的。
那我們再來看看與三蘇同時代而且關係又極為密切的一個人的記載,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馬光。司馬光在為蘇軾母親寫的墓誌銘《蘇主簿夫人墓誌銘》裡說:“幼女有夫人之風,能屬文。”也就是說八娘像她和蘇軾的母親程夫人一樣,也是擅於文采的。程夫人我們都知道,那是蜀中有名的知識女性,蘇軾、蘇轍兄弟的啟蒙老師就是這位程夫人,能教出這兩位大文豪來,那她的才學還得了啊!這蘇小妹像她一樣,那就說明蘇小妹也一定是個傑出的知識女性。
還有一個最最有力的證據,那就是蘇洵自己的記載了。這老爹對自己女兒的記錄總是最可信的吧!蘇洵在他的《自尤》詩裡說:“女幼而好學,慷慨有過人之節,為文亦往往有可喜。”看來明人曹學佺的“幼而好學、慷慨能文”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是毫無來由的說法,這根本就是對蘇洵這段話的簡單總結和直接引用。這作爹的說自己的女兒當然得透著謙虛,所以蘇洵只說“為文亦往往有可喜”。但是要知道,能被蘇洵看得上眼的,那寫文章的水平在當時當世至少也應該算是名家了,況且是“往往有可喜”這不正和小說中蘇洵發現女兒才情、傑作時的驚喜是相吻合的嗎?
所以總的來說,小說中對蘇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