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婚事,還早著吧?
扯完了見皇后又想開口,便立即又扯出給永旭相看的幾戶人家,把自己看中的幾家人都說了說,家世什麼反正是明面上的,寧華也沒提,最重要的便是提了提幾個孩子的秉性還有待人接物方面。
當然了,這其中還有玉淑的一些看法。
皇后是一向知道寧華挺會歪樓的,見怪不怪了,基本上,接到雍正這個命令的時候,皇后挺不願意接的,可沒辦法,雍正首先對她來說是君,其次再是丈夫。
以前雍正還是阿哥,貝勒,親王的時候,皇后便是聽話的,更何況是現在了。
不過,也高興寧華也不是個笨的,總算沒有提不應該提的事兒。
而且這個時候,皇后還挺高興寧華是個會歪樓的主兒。
皇后高興並不代表雍正也會開心,雍正躲在後面,又不好意思用咳嗽來提醒皇后,只能很是無語的聽著寧華無休止的歪樓和一些廢話。
而這個時候寧華已經從孩子們的婚事,直接跳躍到圓明園的一些建築了。
比方說,寧華覺得,在園子裡,是不是建些西洋建築風格的宅子,最好呢是建一個組群中,這樣也會感覺很漂亮。
比方說來一組英格蘭風格,法國風格,西班牙風格的摻一起,那感覺多棒,寧華還說自己願意幫著來出主意的,她不能白擔著大清第一才女的名聲……
寧華扯到這兒,連皇后都是很無語了,這大清第一才女的造房子設計那是完全兩碼子的事兒好不。
沒聽過才女還會建房子的,別吹牛皮了。
寧華在喝光了兩壺茶水之後,終於辭別了皇后,回了自己在圓明園的院子裡。
雍正出來後便很是不高興的鐵青著臉質問皇后。
皇后也很無辜啊,便道,“皇上臣妾也想阻止寧華啊,可你也知道,寧華那性子,那脾氣,那嗓門兒,我哪點比得上的,皇上我看,你真有話便直接問她吧,省得臣妾在中間難做人。”
“我有什麼話問寧華,就是關心侄兒們的事擺了,弘曉弘皎這樣子較勁下去,真真是丟了皇室的臉面,老十三也去了,倘若還活著,估計也被氣死了,這兩個孩子太不爭氣了!!”
“特別是弘皎!!”雍正越說越氣,“你說當兄長的,就不知道讓讓弟弟?”
皇后撇了撇嘴沒聲響。
倘若是寧華在這兒,她肯定會跳起來講一句,那你身為兄長,怎麼不讓讓當弟弟的老八和老十四啊??人家一個可是被你害死,一個可是被你還圈著呢,就你,好意思說兄友弟恭的話麼?
放眼整個封建社會,一個李世民,一個雍正,那是最沒資格說什麼兄友弟恭的話了。
而在弘皎的府裡,弘皎聽著妻子的話,也是不由得在考慮。
其實在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弘皎的妻子便去了淳郡王府,寧華前一天便約了她的,因此,也很順當。
其實寧華是建議弘皎去浙江或者福建,前些日子聽弘晝提過,說東南沿海很不太平,那斷子絕孫的鬼子國倭寇們又來了,因此,浙江福建那邊正在加重兵力。
本來弘晝是想去的,只不過,弘晝也知道,現在雍正肯定是不會把弘晝給放出去,因此,弘晝便建議弘皎可以去那邊。
本來嘛,朝堂上的事兒就不怎麼適合弘皎,只有在戰場上,那才是弘皎的天堂,二來,兄弟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也真不是這麼一回事兒。
別的不說,光想想十三嬸,弘晝便表示,為了十三嬸,弘皎也應該上奏去江南。
反正現在也搬了出來,弘皎去了任上,他的妻子兒女們,弘晝和弘曆也會多加照顧,哪怕是雍正肯定也會看護一二。
弘皎的妻子一向和寧華來往得比較多,也知道,人家是真心給自家考慮的,便回了府,然後找了個空閒和弘皎提了出來。
理論上,弘皎的妻子是不支援男人上戰場的,可問題是,目前看來,還不如上戰場呢。
雍正太過偏心,因此,使得弘皎在六部裡的工作,也不是很順利,總有這個那人的不長眼的奴才來給他添堵。
弘皎的笑容,也是一天少過一天。
“爺你自己看吧,七伯母總是不會害咱們的,更何況弘晝的主意說不定便是弘曆的,現在看來,皇上哪兒咱是靠不上去,靠著弘曆總也沒錯。”
弘皎自然明白妻子的意思,現任的帝王關係不好沒辦法了,畢竟比不得人家在宮裡的養育之情,那麼,咱和下任的帝王搞好關係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