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存在,只依附在自然中………佛教與道家的區別在於佛家的意念,是要一個人無求於世家道家的意念卻是相反,要一個人不被世人所求,做一個不被世人所求的無憂無慮的人。
但是人生的慾望無窮,要能摒棄得了,無所冀求是談何容易?所以一旦能夠了悟到自己內心所尋的東西,而放棄了這種冀求的心理,摒棄了慾望,那麼就不會計較到一些浮名了。
昔年蒼松上人以聰穎無比的天資,悟得無上之絕藝,在九大門派之外,另樹一幟,贏得天下人之無限欽佩,至中年之際,便了悟至道,乃創立清虛門。
他所題的詩句,好似老子的無為而治一樣,一切放任,悠閒的生活,盡情的玩賞大自然,使心地恬靜,樂天曠達,對世事而無所求。
所以他題著“至道之要,貴乎清虛,何謂清虛?終日如愚。”
繼著這些年過百歲的江湖奇俠紛紛離去後,李劍銘道:“九龍金杖已經找到,此間恩怨已了,各位大概沒有什麼話好說了吧!”
華山掌門元真道人望了望李劍銘,將手中的九龍金杖拿了起來道:“各位道兄看看九龍金杖!”
這根金杖長約一尺,粗如兒臂,杖上刻著九條長牙舞爪。栩栩如生的金龍,每條金龍的兩顆跟珠都是用珍珠所鑲,在太陽光下,閃閃生輝,十八條龍爪向項空伸出,擎著一個金櫻在印上刻著各大門派掌門簽署的名號,下面還刻著兩柄交叉的長劍,劍下有著一行細字。
靜虛念道:“凡我弟子務須遵從此杖者有兩個願望,不可有違,否則當治以欺師滅祖之罪,人人追殺。”
崑崙掌門雲夢禪師點點頭道:“本門願聽李大俠吩咐!”
武當掌門玄真道人道:“本門也願聽大俠吩咐。”
靜虛道:“李大俠為清虛門掌門,中原神君老前輩及天山神俠老前輩都已承認,現在既有九龍金杖,本門也願聽大俠吩咐。”
他頓了頓道;“本門上代掌門傳言下來,凡遵囑做完一事,得能將杖上龍爪上的鱗片剝去一片,各位請看這爪上果然有兩片較大之鱗,這更可證明此杖非假。”
崆峒掌門涵石陰陰一笑,沒有說話,他將長白派風雷道長袖子一拉,輕輕的說了幾句話。
李劍銘此刻可沒注意到這些,他只是看了看他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