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拖延一個時期,國際局勢一定會起變化,我們將來可得到大量的援助,主要是美國的援助,則事情還大有可為。”
白崇禧確實有了蔣介石一旦崩潰、由桂系出面維持局面的野心。華東野戰軍吃掉黃百韜兵團後,他對他的作戰處長覃戈鳴說:“他們(蔣介石)快完了,我們(桂系)不能為他陪葬。要一百八十度地向左轉,李任潮(李濟琛)或許可以作橋樑,可以試一試。”——白崇禧的所謂“試一試”,是指在蔣介石掌握的國民黨軍與共產黨領導的軍隊血拼之時,桂系趁機儲存和擴大實力,採用備戰與和談兩種手段與共產黨方面周旋,以期保有桂系主宰的半壁江山。白崇禧認為,經過兩年多的戰爭,利用共產黨的力量削弱蔣介石權勢與實力的目的已基本達到,目前除了以第一軍為骨幹的胡宗南集團、以第五軍為骨幹的邱清泉兵團和以第十八軍為骨幹的黃維兵團之外,蔣介石手上已經沒有多少可以機動作戰的嫡系部隊了,桂係獲得話語權的時候已經到了。此刻的白崇禧似乎有些忘乎所以,以致他犯了一個低階的錯誤,即忽視了宋希濂這個黃埔出身的將領與桂系沒有任何歷史淵源和利益關係——“他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希望蔣介石僅存的主力部隊在徐蚌地區被消滅。到那時,蔣介石非滾蛋不可。蔣走後由李宗仁取而代之,這正是四月間副總統競選時,桂系使用了種種手段和大量金錢要李宗仁當選的目的。我心想,那時成了你桂系的天下,哪裡還有我宋希濂的地位呢?”
宋希濂到達南京後,立刻將白崇禧的話報告給蔣介石。蔣介石全神貫注地聽宋希濂彙報,“對於每一段話,每一細節,以及白崇禧當時的表情,都問得很詳細”。宋希濂還注意到一個細節,即蔣介石握住了他的手——“這是生平以來第一次,蔣介石對我們這樣的部屬和學生是從來不握手的”。接著,蔣介石對宋希濂吐露了肺腑之言:“這次叫你們來,主要就是要把你們兵團的全部力量東調增援徐蚌地區的作戰,來挽救目前所處的不利形勢。自黃埔建軍二十多年以來,我們革命事業的危機,從未有過如今天這樣的嚴重。現在徐蚌地區所進行的決戰,關係*的存亡。希望你的部隊儘速東開,加入戰場後,先以全力解黃維兵團之圍,然後再會同徐州的部隊,擊破*,穩定戰局,鞏固首都和長江以南地區,這是非常重要的。”宋希濂提到部隊的調運及補給,蔣介石說顧總長會專門開會商定。臨別,蔣介石又囑咐宋希濂:“最要緊的就是越快越好。”
蔣介石為調動白崇禧轄區內的部隊費盡周折。白崇禧極力利用四川籍官兵的思鄉情緒煽動第二十軍抗命,同時他告訴華中“剿總”運輸司令部,沒有他的命令決不允許將該軍裝船調運。儘管蔣介石一再發電催促,白崇禧就是不予理睬。顧祝同派國防部第三廳副廳長許朗軒飛至武漢,面見白崇禧懇談後還是無效。許副廳長動用了自己的老師、白崇禧的參謀長徐祖貽的面子,第二十軍才勉強開始移動。而當第二十八軍調動時,白崇禧同樣堅決不同意,迫使顧祝同親自出面周旋,白崇禧的態度依舊模稜兩可。蔣介石無奈,下令調第十三綏靖區的第二軍,白崇禧的反對態度更加強硬。那時,第二軍九師已經在漢口集結完畢,白崇禧派出警衛部隊把運載該軍的輪船看守起來,任何物資都不許裝運上船。最後,蔣介石親自打電話給白崇禧,兩人的口氣越來越強硬,最後竟然吵了起來——“蔣罵白不服從命令,白說‘合理的命令我服從,不合理的命令我不能接受’,雙方交鋒了幾十個回合,一次電話講了半個多鐘頭,毫無結果。蔣介石氣得滿臉通紅,將電話機使勁往桌子上一摔,用他的寧波土話罵了聲‘娘希匹’。白崇禧命令集結在沙市的第二軍軍部不許開赴武漢,同時命令漢口的九師開回沙市去。這樣一來,其他部隊自然更不能調了。”
第十三章 淮海戰役:驚人的態勢(26)
最終,蔣介石從白崇禧手中調出投入淮海戰場的部隊,除了目前已經被包圍的黃維兵團之外,只有第二十軍緩慢移動到了淮海戰場的南端,對於緩解徐蚌地區國民黨軍的危機沒有起到任何作用。而被蔣介石耳提面命增援淮海戰場的宋希濂,在白崇禧的嚴令下又回到了他在湖北荊門的原駐地。
從純粹的軍事角度看,白崇禧強調長江防線的安全,缺少常識上的依據。淮海地區已呈兩軍絞殺的狀態,雙方投入的兵力已近決戰規模,而決戰意味著孤注一擲的最後一搏。因此,白崇禧未必不清楚這個淺顯的道理:對於長江防線的最佳防守,只能是在淮海地區與對手盡一切力量決一死戰,最大程度地殺傷交戰對手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坐等江北完全失利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