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危機中的狀況則呈現另一種情景。2008年10月,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表示,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窮人可能損失最大。他對窮人在金融危機中可能承受最嚴重損失表示憂慮。佐利克指出,2008年以來已有一億人陷入貧窮,而這個數字還會持續增長,需要維持對窮人的經濟援助(《世界銀行總裁表示:金融危機窮人可能損失最大》,//� chinanews��cn/gj/gjzj/news/2008/10…13/1409456�shtml)。佐利克這裡所說的窮人受損失最嚴重,當然指的不是其財富損失的絕對數,而是指其生活狀況的惡化,其生存所受的直接威脅。聯合國不久前表示,隨著金融危機的加深,2009年人類歷史上將首次出現多達10億人因糧食短缺而捱餓。其原因是,隨著糧食價格下跌,歐洲和北美的農民將會降低明年的糧食產量,而第三世界國家的農民也會因為買不起種子和化肥降低產量。即使是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情況也不容樂觀。根據美國國會公佈的數字,在從2008年10月開始的財政年度,將有2800萬美國人依賴政府發放的食品券購買生活必需品,這一數字是20世紀60年代實施食品券這一食品福利計劃以來的最高數字(《美國2800萬人靠食品券生活,媒體稱經濟危機將至》,//news�china�/zh_cn/international/1000/20080406/14768487�html)。由於經濟危機對窮人的影響往往意味著對其基本生存條件的威脅,因此,在危機中最關鍵的,是要保住窮人的生存底線。正因為如此,在20世紀3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