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再出來收拾殘局,征服全世界。但,沙俄不是傻瓜,他不可能看到一個強大的國家,在自己身邊覷視而毫無防備。要想他按照中華帝國的希望進攻英法,就必須打消他的顧慮。而結盟簽約則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儘管在我看來,所謂的盟約不過是一張紙而已。
中華帝國如果能夠佔領中東,那麼蘇伊士也將落入囊中。
蘇伊士運河(SuezCanal)位於埃及境內,是連通歐亞非三大洲的主要國際海運航道,連線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聯結起來,大大縮短了東西方航程。與繞道非洲好望角相比,從歐洲大西洋沿岸各國到印度洋縮短5500—8009公里;從地中海各國到印度洋縮短8000—10000公里;對黑海沿岸來說,則縮短了12000公里,它是一條在國際航運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際海運航道。它和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一樣,有世界橋樑之稱。
英法早就想修建蘇伊士運河了。
但挖掘運河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歷史上的蘇伊士運河工程於1859年4月破土動工,花費了10年間,挖土7400多萬立方米,耗資4億多法郎,在前6年,平均僱用民工2萬名,後來大量採用了疏浚機,民工數才減至1萬人。由於法國以極低的工資僱用民工,強迫他們冒酷暑、忍寒凍,受飢捱餓,整日勞作,埃及勞工死傷很大。據統計,共死去勞工12萬人。
除此之外,運何的開鑿還拖垮了一個國家,埃及。
埃及政府因開鑿運河耗費的1200萬英鎊而債臺高築,發生了嚴重的財政危機,所以不得不決定出賣它所掌握的蘇伊士運河公司的44%的股票。埃及手中價值4億法郎股票,被英國乘人之危僅以1億法郎就買到了。英國取得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後,並不滿足,於1882年出兵武裝佔領埃及,完全控制蘇伊士運河。
運河的開鑿,英法得益,而最大的功臣埃及則成為了冤大頭。
巴拿馬運河也有相同命運。
巴拿馬運河位於美洲巴拿馬共和國的中部,它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運要道。透過運河,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航程比原來縮短了5000公里至10000公里。
1880年1月1日,法國的“全球巴拿馬洋際運河公司”宣佈正式開工挖鑿巴拿馬運河。然而,因流行病的發生、蔓延以及財政上的重重困難,挖鑿工程終於在1889年停頓。
1903年在美國的策劃下,哥倫比亞共和國巴拿馬地區的一些人發動政變,宣佈成立巴拿馬共和國。隨後,美國透過不平等的《美巴條約》,取得永久使用巴拿巴運河區和修建鐵路、設防駐軍的權利。在法國的基礎上,美國又繼續投資了億美元,僱傭了數十萬人挖鑿運河。
在整個挖鑿施工過程中,先後有7萬名巴拿馬和其他國家的勞工死亡,其中包括大量的華工。
兩大運河,最終都是歐美強國得利,而地主國,出人出錢出土地,得不到半點好處不說,最終還要被列強們佔領,落得個亡國的下場。
大批未來人到來之後,歐洲各國實力大大增強了,一些新式工程機械的發明又為開鑿運河提供了方便。兩運河得以提前開工。
1845年,英國糾集法國,組成蘇伊士國際運河公司,迫使埃及同意開鑿蘇伊士運河。1848年,美國取得了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但他國力有限,想邀請中國參與,又被我拒絕了。所以,與蘇伊士的工程進展神速不同,美國在巴拿馬舉步維艱,工程時斷時續。
呵呵,按我的想法,當運河開通的時候,只接用強大的軍隊去佔領就行了,自己掏錢去挖鑿太不划算了。(我比起列強來,更陰狠啊。哇哈哈……)
我明白歐美各國,為什麼急於挖鑿兩大運河。
他們想報復,他們想利用運河為通道,進攻中華帝國!
由於受航海條件的限制,英國要想大規模的進攻中華帝國,根本是不可想象的。遙遠的距離,讓中英兩國之間如同隔著大海的兩座孤島,兩條運河則起到了橋樑的作用。
也可以這麼說,誰控制了兩運河,誰就處於戰略上的進攻地位!
我能看到蘇伊士運河開通,然後叫英法控制他,用來進攻中華帝國嗎?
不能!
所以,我要飲馬波斯灣,爭奪蘇伊士。
……
透過電報請示沙皇,在沙皇的授權下,別林科夫代表俄國同表代中華帝國的郭嵩濤簽訂了《中俄友好互助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