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2 / 4)

戰計劃稍顯簡單,即調派陸軍於平壤,再南下驅逐日軍;同時,以北洋海軍扼守渤海灣口,對陸軍進駐朝鮮起到掩護作用,作戰計劃以陸軍為主。

而日本大本營制訂的作戰計劃則要複雜得多,但戰略重點卻和清軍反其道而行之,以海戰為基礎,再決定下一步的戰略目標。在中日兩國海軍實力未明、勝負難測的前提下,其計劃分為三個選擇:

一、 假如海戰失敗,中國取得制海權的話,則增派陸軍固守已佔朝鮮地區,儘可能的擊退清軍的進攻。

二、 如果海戰勝敗未分,則由陸軍將清軍驅逐出朝鮮,以實現完全控制朝鮮的目的。

三、 如果日本艦隊在海戰中獲得勝利,則由海軍護送陸軍在中國登陸,尋求與清軍主力的決戰,最終迫使清廷投降。

從雙方的戰略計劃來看,日本人的考慮要更加周全,從後來的戰爭程序來看,黃海海戰雖說算是勝敗未分,但北洋艦隊主動退出制海權的爭奪,其實是給了日本實施第三個方案的極好機會,而清廷所仰仗的淮軍等,卻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在日本近代陸軍的打擊下,這些軍隊在朝鮮和遼東戰場上是一敗再敗,後人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就在豐島海戰打響的當天,日本陸軍四千人由漢城出發,對牙山的清軍發動了悍然進攻。當時在愛仁號和飛鯨號運送的援軍到後,牙山的清軍總兵力達到近四千人,只可惜高升號運兵船被日艦擊沉,這不僅讓牙山的清軍損失了近千人的勁旅,而且士氣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當時在牙山清軍一分為二,太原總兵聶士成率二千人進駐牙山東北二十公里的成歡進行佈防,以防止日軍南下偷襲。7月29日凌晨,南下日軍氣勢洶洶的殺到成歡附近的安城渡,由於地形不熟,誤入一片沼澤地,遭到了清軍的伏擊,結果日軍猝不及防,被打死打傷不少。但是,由於日軍在人數和武器上佔據優勢,激戰兩小時後還是突破了清軍防衛前沿,進而攻到成歡的主防線。

日本陸軍在大炮上的優勢很明顯,當他們看到聶士成的右翼陣地未配備大炮的時候,便集中自己的大炮猛轟清軍右翼。雙方激戰兩小時後,清軍抵抗不住,右翼防線宣告失守。結果日軍兩路夾攻,清軍支援不住,聶士成只得放棄成歡防線,率眾突圍與牙山的葉志超部會合。

葉志超見清軍的實力不足以和日軍對抗,便和聶士成率主力從朝鮮東海岸繞道北上,渡過漢江和大同江後,在酷暑中行軍二十多天,行程兩千多里,最終於8月21日和28日到達平壤和左保貴、馬玉昆、衛汝貴等路大軍會合。

成歡、牙山之戰是中日陸軍的首次戰鬥,雖然規模不大,但影響不小。透過這個戰役,日本完全控制了朝鮮南部,解除了南部的後顧之憂,由此可以放心大膽的進攻平壤。在此役中,中國軍隊傷亡二百多人,日軍傷亡八十多人,總體來說,日軍要佔據一定的優勢。

隨後,日軍開始進軍平壤。當時的平壤,已有衛汝貴、馬玉昆、左寶貴、豐開阿四路大軍駐守,平壤之戰幾乎就是兩國陸軍在朝鮮的決戰,誰取勝即可以控制整個朝鮮半島。

葉志超、聶士成部大約有三千五百人抵達平壤後,清軍在平壤大概有一萬五千多人。而日軍也不斷向朝鮮增派部隊,9月上旬,進入朝鮮的日軍接近兩萬,在第五師團長野津貫道的率領下,先鋒部隊一萬六千人已經進抵平壤城外。9月15日,日軍分四路完成了對平壤的包圍。

再說守衛平壤的清軍,平時間各將領卻互不統屬,在日軍的大舉進攻前,才最後推葉志超為統帥。葉志超當年的確是淮軍猛將,上陣兇猛,個性暴烈,當年乾的就是刀口上舔血的營生,但因為多年不打仗,如今和大多數宿將一樣,早已是吃得膘肥體壯,人稱“葉大呆子”。

葉大呆子聽說日軍來攻,害怕平壤的後路被日軍從海上登陸後切斷,便又分兵數千駐守在安州、肅州和義州三地。想法固然不錯,但這樣使得駐守平壤的清軍人數減少到不足一萬人,在日軍的優勢兵力面前,平壤的防守又增加了困難。不過話說回來,日軍後來果然在元山登陸,抄襲了平壤後路。

平壤城的三面是石頭城牆,一面臨著大同江,本是易守難攻。9月15日,日軍分四路進逼平壤,並於當天凌晨發動了總攻擊。戰役首先在平壤南戰場進行,凌晨4點左右,日軍前隊進至大同江南岸名叫船橋裡的清軍橋頭堡陣地時,雙方立刻槍炮齊鳴,展開激戰。

進攻船橋裡的日軍有兩個步兵聯隊和一個炮兵聯隊,大約三千六百人;而防守的清軍是馬玉昆的毅軍和衛汝貴的盛軍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