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軍逼近長牆主陣地並開始攀爬長牆的危急時刻,年近七十的老將馮子材大吼一聲,首先開啟柵門,大呼殺出,身先士卒的衝向敵陣!
壯哉!只見馮老將軍手持長矛,長鬚飄飄,奮勇衝出,果然是寶刀不老,英雄不減當年!其他官兵見狀,人人感奮,紛紛拿起武器勇猛的衝向法軍陣地。
霎時間,只聞關前隘裡,殺聲震天,清軍和法軍捉對廝殺,在槍林彈雨中,不斷的有人倒下去,又不斷有人爬起來,卻沒有一個人退縮。肉搏戰裡,清軍將士人人以死報國,奮勇拼殺。在馮子材老將英勇精神的感召下,中華遍地是英雄,愛國官兵們個個殺紅了眼,有力的打退了法軍一波又一波的猖狂進攻。
與此同時,王德榜在油隘的清軍出擊了法軍運送軍火的馱馬隊,切斷了法軍的糧械供應。在關前隘裡展開激戰的時候,東嶺炮臺也形成了拉鋸戰,清軍爭先攀登,三面圍攻,奪回了已被法軍佔領的小青山,重新控制了兩面高山,並將奪取的炮口對準山腰的法軍,法兵見勢大恐,紛紛從山上飛奔逃命。
攻下週圍炮臺後,清軍的後援部隊源源趕到,而法軍的增援部隊和彈藥給養被清軍截擊,法國人因得不到及時補充而陷入困境,士氣下降,鎮南關的局勢瞬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馮子材見機不可失,便立刻指揮清軍發起了聲勢浩大、排山倒海般的反攻。
事先埋伏好的大刀隊在近身肉搏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漫天的刀光血影下,直殺得法國兵心驚肉跳,屍橫遍野。攻入關前隘的法軍在清軍的衝擊下,撤離長牆,隨後被清軍截為四股,壓到田丘裡且戰且退,狼狽逃竄。清軍將士乘勝追擊,王孝棋部將潘瀛更是殺得性起,脫去上衣,光著膀子率隊持刀衝進敵陣。而此時的法軍彈盡糧絕,終於支撐不住,指揮官尼格里見大勢已去,急忙率領殘部狼狽潰逃。馮子材率軍乘勝追擊,追出關外二十餘里,直至深夜才暫且收兵。
戰後,法國兵仍舊心有餘悸的回憶說,“在我們的腳下,敵人從地上的一切縫隙裡鑽出來,手持短刀,開始了可怕的混戰。他們的人數比我們的多十倍、二十倍,所有的軍官和士兵都被圍住或被俘虜”,“中國軍的號筒,憤怒的響起‘前進!’的命令,從所有的堡壘,從所有的天邊各處,煙雲一般的敵人展開旗幟衝來,發出似乎把槍炮聲都蓋住的喊殺聲。”(鄭彭年:《甲申甲午風雲》)
這真是法國兵的惡夢。經過這兩天的激戰,法軍全線崩潰,狼狽的逃出鎮南關,退到文淵。鎮南關一役,清軍取得大勝,共擊斃法軍精銳上千人,繳獲槍枝彈藥不計其數。法國人在戰後也不得不承認,自他們入侵中國以來,“從未受此大創”。
鎮南關大捷和當地老百姓的支援也是分不開的。在激戰之時,當地的壯、瑤、白、彝、漢等族人民也紛紛趕來助戰,為清軍運送糧食等補給,提供了堅強的後勤保障。越南北部人民聽說馮子材大戰法國侵略者,也建立忠義軍五個民團共兩萬餘人在關外配合清軍作戰,對法軍起到了很大的牽制作用。
為擴大戰果,馮子材決定率軍出關,乘勝追擊,不給法軍以喘息的機會。3月26日,清軍追擊到文淵,驚魂未定的法軍聽到清軍攻來的訊息後,撒開腳丫就跑。3月29日,清軍克諒山,並在戰鬥中重傷了法軍指揮官尼格里。在慌亂當中,法軍甚至將三十八門大炮和大量銀元棄入淇江,狼狽南逃。
3月30日,清軍克谷松,次日清軍再克北黎,並收復了觀音橋。此時的法軍,猶如驚弓之鳥,一口氣逃到郎甲、船頭一帶。在整個東線陸路戰場上,中方出現了空前的大好形勢。
3月23日到24日,也就是在鎮南關大捷的幾乎同時,西線戰場上也取得了重大勝利,當時法軍將近六千人前來攻打臨洮城,守城的黑旗軍依託工事,佈下地雷陣頑強抵抗,最後和來援的清軍內外夾擊,在臨洮大敗法軍,殺敵上千,取得臨洮大捷。緊接著,清軍和黑旗軍又乘勝收復了廣威府、黃岡屯、老社等十幾個州縣。
至此,越南北部戰場的敵我形勢已經全然改觀,勝利的天平開始倒向了清軍一邊。在這大好形勢下,馮子材決定於三月初親率東線全軍進攻北寧、河內,將法國侵略軍徹底趕出越南北部地區。但就在這時,清廷突然下詔停戰撤兵,前線將士一片愕然,乘勝追擊的作戰計劃也只能告罷。
而這時,法國的內政也起了大變化。當法軍在鎮南關和諒山慘敗的訊息傳到巴黎後,引起法國政局的極大震動。好戰的茹費理內閣在國內本來就不得人心,法軍在越南戰場上的失敗更是火上澆油,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