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2 / 4)

廣西提督,並有三次出關作戰的經驗,在廣西和越南北部頗得人心。在潘鼎新潰敗後,馮子材被新任廣西巡撫李秉衡等前敵將領推為前敵主帥。李秉衡大人為官有清譽,只可惜後來迷信義和團,死於庚子年亂事,殊為可惜,後敘。

馮子材到達廣西前線後,首先大力整頓潰軍,迅速穩定了潰敗後的局面。同時,馮子材利用多年的老關係,廣泛聯絡邊民,加緊修築前線工事,準備積極出關反擊,收復鎮南關。

法軍懾於中國軍民的強大聲勢,又擔心給養困難,戰線過長,便炸燬了鎮南關城牆及附近的清軍防禦工事,退回越南境內的文淵(今同登)、諒山。臨走前,法軍在關前廢墟上豎起一塊木牌,狂妄地宣稱“尊重條約較以邊境門關保護國家更安全,廣西的門戶已不再存在了”。

鎮南關失而復得後,清軍在法軍豎立木牌的地方也豎立起一塊木牌,上面針鋒相對地寫道:“我們將用法國人的頭顱重建我們的門戶!”

由於鎮南關城牆和防禦工事都已被法軍破壞,馮子材經過實地勘察,決定以鎮南關以北十里處的關前隘作為為誘敵聚殲的主戰場。關前隘是鎮南關以北的一個通道地區,地勢險要,中間只有一條寬約兩裡的關道,東西兩面都是高山夾峙。

關前隘南面的谷地寬兩裡,谷地南端至鎮南關都是起伏不平的山丘,人稱橫坡嶺。馮子材令所部士兵在東西嶺之間構築一道三里的長牆攔住關道。長牆用草皮棍堆砌而成,兩米多高,三米多寬,每隔三十米左右開一個缺口,缺口上安有柵門。長牆外,馮子材則命士兵挖了幾千個梅花坑,坑上蓋著草皮捉,並在東西兩嶺半山腰挖了四尺寬的深塹,切斷關道,以利堅守,從而構成一座堅固而完整的山地野戰防禦陣地體系。

在兵力部署上,馮子材將各軍分為左中右三軍,互為犄角,相互策應。馮子材和兩個兒子親率所部十八營萃軍作為中軍,扼守關前隘的長牆和兩面高山險要,擔任最艱苦的正面防禦;王德榜所部的十營定邊軍,駐在鎮南關東南十五里外的油隘,作為左路軍,準備抄襲來犯敵人後路,切斷敵人的補給線。魏綱所部的鄂軍八營駐鎮南關西面的平面關,控制由艽葑(七溪)至龍州的水道,為右路軍。

王孝祺部的八營勤軍列於萃軍後半裡處,作為正面防禦的第二梯隊;蘇元春及陳嘉所部的桂軍十八營屯於關前隘後五里的幕府村,作為總預備隊;蔣字漢所部的十營廣武軍、方友升所部的四營撫標親兵屯於憑祥,作為第三梯隊,防止敵人暗襲;潘鼎新所率的淮軍五營屯於海村,以鎮後路。

另外,馮子材還在長牆主陣地後面半里、四里及縱深地區,都配置了多重預備梯隊,進可攻,退可守,蒙家村由蒙大帶領敢死隊持大刀埋伏於坑內待命。加上駐龍州、新街等處的部隊,東線清軍的總兵力約達八十多營,共五萬多人,前線部隊兵力約兩萬人,在數量上佔據了絕對優勢。

馮子材周密佈防後,為了打亂法軍的部署,便決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先發制人。在馮子材的指揮下,萃軍於3月21日夜主動出擊,突襲了盤踞在文淵的法軍,以提高畫質軍的作戰士氣,並引誘法軍來攻關前隘。

法軍受損之後,指揮官尼格里果然按捺不住,於23日凌晨指揮法軍兩千多人和三個炮兵連,分兵三路,氣勢洶洶的進犯清軍長牆主陣地和東嶺炮臺。西路法軍從文淵出發,經鎮南關西面沿偏道入龍門關,上西嶺風尾山攻打王孝棋勤軍陣地;中路法軍闖過鎮南關,沿關道進抵關前隘長牆外;東路法軍從諒山上馬鞍山後沿山脈直撲小青山的清軍陣地。

隨後兩軍展開激戰,爭奪東嶺炮臺的戰鬥尤為激烈,“炮聲聞百里,山谷皆鳴,槍彈積陣前寸許厚”,最開始的時候,雙方爭奪激烈,勢均力敵,死傷也相當。在槍林彈雨中,清軍將士個個奮勇殺敵,抗住了法軍一波又一波的攻擊。

這一仗,打得天昏地暗,一直打到入夜時分,烏雀南飛,雙方的槍炮聲逐漸小了下去,戰鬥漸息,法軍陸續撤回。清軍乘著短暫的休戰,連夜趕修工事,補充給養彈藥,當夜無話,以備明日再戰。

24日清晨,鎮南關的關裡關外,幾十裡大霧瀰漫,能見度不超過十步。在清晨飄忽的霧氣裡,瀰漫著一種不安的氣氛。守衛長牆和高地的清軍將士個個睜大眼睛,時刻警惕的看著前方。果然,法軍利用天降大霧的有利時機,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兵分三路,再次發動猛攻。在雙方的喊殺聲中,關前隘裡硝煙和濃霧交纏在一起,瀰漫四野,雙方在相互衝擊的過程中,甚至難辨對方旗幟。

當日午時,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