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蝴蝶媒 作者:敏兒不覺

白,封在此間,三位居士帶回去,細細觀看。此後前半段的事件都在上面,後半段卻由得居士們自家主張了。”說罷,自觀和尚便向袖中取出一個封兒,封得十分堅固,遞與蔣青巖收了。蔣青巖見自觀和尚語言不凡,相貌奇異,料其中必有緣故,也不好當面拆開,三人作謝而別。小沙彌送他三人到方丈門外,拱手道:“小僧不及遠送了,封內事,居士們須要及早求謀,休孤負了老僧這段婆心。”三人唯唯而別。

此時日已西沉,蔣青巖等三人,因那封兒,都懷了一肚猜疑,要拆開觀看。又因途中不便,只得上轎回家。到了家中,已是上燈時候了。蔣青巖也不待吃茶,忙忙分咐上出燈來,取出封兒,同張澄江、顧躍仙等開拆。拆了兩層紙,裡面才出一個柬帖兒來。蔣青巖取出那帖兒看時,上面卻是一首四言八句的詩。那詩道:

三鳳東飛,皆得其凰。

惡風吹水,散我鴛行。

奮身而前,頭角廟廊。

破鏡重圓,明月輝光。

蔣青巖和張澄江、顧躍仙三人都理會不出。蔣青巖道:“這頭兩句,象是你我婚姻之事,東飛是要我們東去,後六句卻難解說。”張澄江道:“小弟數日內正要拉兩兄同渡錢塘,共遊浙東,訪山陰之盛。今日看來,正和了這個‘東’字,何不明日即便起身,試走一遭,兄意如何?”蔣青巖和顧躍仙都喜道:“弟輩亦有此興久矣,倘得吾兄相攜,誠為快事。明早便去束裝,午間便渡江,如何?”三人商議已定,蔣青巖分咐家中,安排酒餚,送在湖船上看月。正說間,烏雲陡起,雷雨交作。蔣青巖向張澄江、顧躍仙嘆道:“天道莫測,即一飲一酌,皆不可預定。古人云行樂當及時,此語良可念哉!”張澄江和顧躍仙兩人都為之浩嘆。蔣青巖便將酒席擺在廳上,三人同飲。飲至二鼓,三人同榻而臥。

次日黎明,張澄江、顧躍仙二人各自回家,收拾行李。已飯後,蔣青巖和顧躍仙都到了張家,各帶兩三個家人、書童,押了行李,一同出城,上了渡船。這日風順,不上一餐飯時,已到了蕭山縣。次日起早,到紹興城外,當下就在城外覓了一所潔淨僧房住下。蔣青巖和張澄江、顧躍仙議定,先遊會稽。隔夜分咐家人,僱下三乘輪,三頭驢。次早各帶一個童僕,及隨身鋪蓋,其餘的家人看守行李,一齊起身望會稽山來。這會稽是海內的名山,奇秀甲天下,道書所謂第十一洞天者是也。這山內所有古往今來的勝蹟,不可列舉。蔣青巖同了張澄江、顧躍仙一路行來,到了山下,尋了一個幽雅的下處,安了鋪陳。他主僕六人,便一齊入山,訪古問勝,窮幽極奧。一連遊了數日,或登高,或眺遠,或飲酒,或賦詩,或悲歌長嘯,無所不至。游完了會稽,又到諸暨縣去遊苧蘿山,訪西子故居、浣紗遺址,處處都留有題詠。他三人一路上你唱我和,真個有興。正是:

山靈有幸逢才子,彩筆題詩在上頭。

三人一連又在苧蘿山中游了兩日,大家都覺睏倦,回到下處休息。這下處也是一個隱者之居,依山就石,松柏參差,水雲繚繞。正是: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這日蔣青巖偶然到門外閒步,只見一群蝴蝶,將近數十,其大如掌,五色燦爛,自西飛來,直望著東邊山內緩緩飛去。蔣青巖見了,十分驚羨,心中想到:吾聞蝴蝶所向,必有奇花異卉,我不免跟著他進去看看,也是一件趣事。一邊想,一邊望著那群蝶兒走去。你道可是作怪!那群蝶兒飛了一會,見蔣青巖走不上,他又歇在樹上、草間,就像等待之狀:見蔣青巖走近,他又飛起,恰如引路一般。直過了四個山崗,到了第五個山崗之內,有一塊平坦地面,約百餘畝寬闊,中間高槐大柳,茂林修竹,四圍峰巒層疊,春禽滿耳,恍然仙境。蔣青巖也無心觀看景緻,直跟定那群蝶兒走去。走了數十步,只見那茂林中露出一角青粉高牆來。再轉數步,見一座門樓,兩扇竹扉,半開半掩,卻不象人家的大門,蔣青巖抬頭一看,見那門上釘著一個扁,扁上寫著:“後桃源”三個大字,並不曾落款,蔣青巖方知是個大家的園子。那群蝶兒竟往園內飛去,蔣青巖欲待跟那蝶兒進去,又恐怕被人盤問;欲待不進去,想那群蝶兒飛來的光景,卻象有些緣故,心中左思右想,只得讓那群蝶兒先去。蔣青巖在門外想了半晌,道:“無妨,無妨,便是大家的園亭,也是容人遊玩的,便有人撞見,我自有話對他。”算計已定,放開腳步,竟往園內走來,行過一帶回廊,轉過茉香棚、荼架,只見一灣流水,兩岸桃花,真個可愛。蔣青巖看了半晌,遠遠望見對岸的樓閣縹緲,欲待過去,奈無舟可渡,只得沿岸走來。忽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