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2 / 4)

社會黨領導人愛德華。赫里歐在社會黨人的支援下當選為總理。在外交事務方面,他結束了對魯爾的侵佔,同意和平解決賠償問題,承認蘇聯。但財政難題仍未得到解決;在這難題上,放任主義的激進社會黨人和半馬克思主義的社會黨人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社會黨人要求資本課稅,赫里歐卻反對,結果他的內閣於1925年4月垮臺。法郎立即貶值,第二年,一法郎僅值2美分——其價值相當於戰前的十分之一。

法國這時再次轉向右派。1926年7月,普恩加來組織了一個除社會黨和共產黨外有其他所有政黨參加的“全國聯合會”內閣。為表明形勢的嚴重性,新內閣包括6位前總理,其中還有赫里歐。普恩加來採取了保守但卻嚴厲的措施,以緊縮開支,增加歲入。到1926年年底時,法郎的幣值達到一法郎值4美分,並穩定在這個水平上。由於這只是戰前法郎價值的五分之一,政府使自己免去了五分之四的國債,不過,這是在法國債券持有人受損害的情況下取得的。法郎的貶值吸引了許多旅遊者,尤其是美國人,同時還促進了法國商品的出口。普恩加來的成功使他當了三年總理,創造了兩次大戰之間的最高紀錄。1929年夏,普恩加來辭職,恰好避開了一股經濟旋風,這股經濟旋風將破壞他先前所已實現的不牢固的穩定局面。

五、歐洲的穩定與和解

賠款問題的解決:道威斯計劃 1924年至1929年是歐洲和平與和解的時期之一。1924年,《道威斯計劃》——一項有關賠款支付的協定——的協商是這一穩定過程的第一階段。《凡爾賽和約》要求德國人承擔戰爭責任,要求德國人答應貽償戰爭所造成的損失。在凡爾賽,對賠款支付的數額和時間表沒有達成協議;在以後幾年中,這一問題不僅是協約國與德國之間,而且是各協約國之間長期不和的根源。

1920年,賠款委員會——一個受命擬定詳細計劃的機構——決定,德國的賠款應按下列方案分配:52%給法國,22%給英國,10%給義大利,8%給比利時,剩下的8%給其他協約國。第二年,委員會規定德國的賠款總額為320億美元,可用現金和實物(煤、機車、紡織機械和德國工廠及礦山的其它產品)支付。協約國的企業界很快就提出抗議,因為這些商品正形成一股與他們自己的商品相競爭的力量。因此,協約國要求德國主要以現金支付賠款,但這隻有在德國的出口額大大超過進口額時才能實現,這一點自然是絕對辦不到的,因為世界各地的關稅正在提高,德國也正在增加進口商品以滿足重建家園的需要。

1921年和1922年,德國支付了部分賠款,但與此同時,它正遭受著災難性的通貨膨脹。1914年時,一馬克值25美分,到1922年7月,已貶值到僅值2美分,一年以後,它變得一文不值——一大堆馬克才兌換一美元。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人要求延緩兩年償付賠款。英國人正在受失業之苦,急欲加快國際貿易的復興,因此同意了這一要求。然而,遭受損失最慘重的法國人確信,只要德國人願意就一定能償付,並著手使用武力。1923年1月,法國軍隊不顧英國人的批評,與義大利和比利時小股部隊一起侵佔了魯爾工業區.

德國人的反應是進行總罷工,結果,法國人不得不為佔領付出了得不償失的代價。由於德國經濟毫無生氣、法國人又受到阻礙,賠款問題陷入僵局,於是,成立了一個由美國銀行家查爾斯·道威斯主持的經濟專家委員會。1924年9月1日,協約國和德國雙方透過並開始實施所謂的《道威斯計劃》。這個計劃建立在“商業,而不是政治”這一口號的基礎上,它要求每年支付的賠款額從23800萬美元開始,達到最高額59500萬美元。這些金額可依據一定年份的繁榮指數予以調整。另外,德國須廢除其惡性膨脹的貨幣,並在協約國的監督下改組它的國家銀行。作為回報,德國將得到8億美元的外國貸款,而法國必須撤離魯爾。

然而,這一安排同其它許多安排一樣,將被大蕭條的衝擊帶走。即使在1928年9月以前《道威斯計劃》生效的4年裡,德國人支付的現金和實物也僅相當於他們從外國市場、主要是美國市場所借款項的一半。不過,《道威斯計劃》的確緩和了歐洲的緊張局勢,為政治問題的解決開了路。

尋求和平:洛迦諾公約 在大戰剛結束後的幾年中,歐洲的外交為法國及其中歐和東歐的盟國所支配。由於奧匈帝國的消失、德國和俄國的屈服,法國這時成為歐洲大陸的頭號強國。因為德國和俄國顯然遲早會設法重申自己的主張,所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