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了一種理想的、放任主義的統治方式;
安全感和公正原則已穩固地確立,因此,商人們把許多貨物從沿海各國運到那裡;他們不會想到有必要檢查帳目或照管貨物,便卸下貨,毫不猶豫地送貨利市場和集市上去。……每艘船,無論它來自哪裡或將開往何方,入港時都會得到和其他船一樣的待遇,不會遇到任何須忍受的麻煩。
根據上述背景,可以理解,要求作為“海洋主人”的貿易壟斷權的葡萄牙人,會被看作是無法容忍的野蠻人和狂妄之徒。因此,葡萄牙人不僅不得不與阿拉伯商人的敵對行為作鬥爭,還不得不和當地印度教的大多數王公的敵對行為作鬥爭。葡萄牙人儘管遭到反對,還是成功地建立起一個範圍廣泛的、在數十年間使他們大發橫財的亞洲帝國。
這一帝國的締造者是傑出的阿方索·德·亞伯奎,他從1509至1515年任葡萄牙的印度殖民地總督。他的策略是,透過奪取對出入印度洋的狹窄的海上通道的控制,粉碎阿拉伯人的貿易網。他攻佔了索科特拉島和霍爾木茲島,這兩個島是分別通往紅海和波斯灣的關口。在印度,他企圖佔領卡利庫特,但失敗了,遂攻取位於馬拉巴爾海岸中部的果阿城。他以果阿作為主要的海軍基地和大本營,果阿直到1961年以前一直是葡萄牙的屬地。在東面,他攻克馬六甲,控制了與遠東通商的必經之地馬六甲海峽。兩年後,即1513年,第一艘抵達中國口岸的葡萄牙船駛進廣州港。這是自馬可·波羅時代以來第一次有文字記載的歐洲人對中國的訪問。葡萄牙人起先同中國政府鬧糾紛,因為馬六甲的統治者承認中國的宗主權,他們逃到北京控告兇暴、野蠻的歐洲人。但是,葡萄牙人及時地獲得了在廣州下游的澳門設立貨棧和居留地的權利,他們從那裡繼續從事在遠東的交易(見第四章第四節)。
亞洲的葡萄牙帝國就其實際範圍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它僅包括少數島嶼和沿海據點。但是,這些屬地據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使葡萄牙人控制了跨越半個地球的商船航線。每年,葡萄牙船隊沿西非海岸——那裡密佈著向船隻提供糧食和整修的貿易站——南航,繞過好望角後,駛入葡萄牙的另一屬地、東非的莫三比克港;然後,乘季風越洋航抵科欽和錫蘭,在那裡,把從周圍地區收購來的香料裝上船。再往東去是馬六甲,馬六甲使葡萄牙人得以進入東亞貿易;在東亞貿易中,他們充當了中間人和運輸業者的角色。因此,葡萄牙人不僅在歐洲和東方之間的貿易中獲利,還從純粹的亞洲貿易——如中國、日本和菲律賓之間的貿易——中牟利。
憑藉這張由貿易站和要塞構成的網,亞伯奎實現了他在圍攻馬六甲期間向部下提出的目標。他打破了阿拉伯商人對印度洋的傳統壟斷,並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和威尼斯商人爭奪他們以往通常在地中海東部請港口獲得的“香料”。亞伯奎取得成功的程度可由以下事實中估計出來:在1502-1505年的四年中,威尼斯人在亞歷山大獲得的香料平均每年僅100萬英鎊,而在15世紀的最後幾年中,他們曾獲得過平均每年為350萬英鎊的香料。與此相反,葡萄牙人的香料進口卻從1501年的22萬4千英鎊上升到1503…1506年間平均每年的230萬英鎊。
這些統計數字說明了為什麼埃及人會在威尼斯人的全力支援下,於1508年派遣一支海軍遠征隊,去幫助印度王公把葡萄牙的侵佔他人權利者從印度洋中趕出去。埃及人的努力失敗了,但是,於1517年征服埃及的土耳其人繼續從事反對葡萄牙人的運動,在以後數十年中派出了好幾支艦隊。他們也沒有成功,香料依舊繞過好望角流向歐洲。不過,不該因此以為那些經由中東的老路已完全廢而不用。實際上,它們經過最初的混亂之後,又重新獲得大部分已失去的貿易。
結果表明,並非所有優勢都在外洋航線這一邊。誠然,葡萄牙人的船比較起往返於紅海、波斯灣與地中海諸港口之間的商隊的有限運輸量,能承運較多的貨物。此外,若取道繞好望角的航線,只須進行一次長距離運輸,而若取道從香料群島到印度、再到紅海和波斯灣、再到地中海東部諸港口的路線,則須進行多次代價很高的裝貨、卸貨和重新裝貨。
但是,繞好望角長距離航行時,船隻常失事,代價高昂,而且,葡萄牙人由於沒有任何商品可用來交換有利可圖的海外貨物,就用船裝運美洲大陸的金銀去收購香料;因而,他們出售香料的價格得高到足以支付往海外和朝國內航行的費用。結果,葡萄牙人進口的香料在西歐比起由陸路從中東購進的香料,常便宜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