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甚至說出滅越後再救魯伐齊的話。這樣看來,越國的滅亡命運是在劫難逃,況且,沒有報復別人的想法,卻遭到他人懷疑的人是愚拙的;有報復別人的想法,卻讓人察覺也是註定失敗的;要是事情還沒做就讓人知道了,更是十分危險的。這三者都是舉事的禍端。”
越王頓首再拜,說:“我曾不自量力地與吳國交戰,結果困於會稽,日夜憂慮。如果能與吳王同歸於盡,我也心甘情願,但是我應該怎麼做呢?”
子貢說:“吳王為人狂暴,群臣苦不堪言,國家因戰爭頻繁而疲累,士卒早已無法忍受,百姓更是怨恨國君,而大臣伍子胥因勸諫吳王被殺害,宰相為了個人私利而慫恿國君持續犯錯,這些都是亡國的做法。如今大王可以出兵幫忙吳王實現救魯伐齊的心願,並用貴重寶器討他的歡心,用謙卑的言詞尊崇他,那麼他一定會伐齊。如果吳國戰敗,就是大王您的福氣;即使吳國戰勝了,吳國一定會去攻打晉國。因此,我願意去見晉國國君,讓他從北面進攻吳國,使吳國的力量被削弱。如此一來,吳國的精銳士卒都在齊國,主要兵力又被晉國圍困,大王您便可利用吳國疲敝的機會進攻,一舉滅之。”
接著,子貢北去晉國,對晉國國君說:“我聽說,擔心的事不早下決心,就不能應付急劇的變化。用兵不先辨明情況就不能戰勝敵人。現在,齊國與吳國就要開戰,吳國若戰敗,越國定會乘機亂吳;但吳國若戰勝,一定會乘機進攻晉國。”
晉國國君聽了,十分驚慌,問道:“那該怎麼辦呢?”
子貢說:“請大王準備好兵器,休養好士卒,等待迎敵。”
最後,子貢終於回到魯國,坐等其變。不幾天,吳王果然與齊戰於艾陵,大敗齊軍。吳軍隨後又興兵北上,進逼晉國,並與晉人戰於黃池。由於吳、晉強力相爭,吳兵終於大敗,而越王得知後,立刻過江擊吳,並在離吳國都城七里遠處駐紮。吳王聞訊後,離晉南歸,遂與越國戰於五湖。然而,吳王三戰不勝,城門失守,越王圍困吳國王宮,終於殺死吳王。三年後,越國稱霸群雄。
從子貢勸諫說服的方法來看,他採用的是曉以利害的矛盾分析法。而只有針對問題具體分析,區別不同物件的需求,分析其矛盾和問題所在,才能將話說到對方的心坎上,從而讓對方接受與信服。
好口才好命運 第八章 (1)
先轉移話題,再攻入核心
凡事必有正反兩面,但如何判斷孰是孰非,確實需要一些技巧。此時不妨利用言語套話,一開始避開急需闡明的話題,先談與論題無關的話題,等到時機成熟再話鋒一轉,立刻現出自己真正的談話目標,使對方束手就範。
在《雜人趣談》中有這樣一個案例,有兩個人一起來見法官,其中一人指責另一人欠他許多黃金不還,另一人則死不承認,並且堅持說:“我是第一次見到他,從未向他借過錢。”法官只好問原告:“你要他還的黃金,當時是在什麼地方給他的?”原告說:“在離城不遠的一棵樹下。”法官點點頭後,說:“你再去一趟,然後把那棵樹上的葉子帶兩片回來,我要它們當證人,並且加以審查,它們會告訴我真相。”
此時,原告前去摘取樹葉,而那個大喊冤枉的被告則留在法庭上,不過法官沒有和他談話,自顧自地審理別的案子。正當被告好奇地觀看法官審案時,法官卻突然回過頭問他:“他現在走到那棵樹沒有?”被告答道:“依我看,還有一段路呢!”頓時,法官嚴肅地問:“既然你沒跟他去過那兒,你怎會知道還有一段路?”被告這才發現自己不小心露出馬腳,只好承認自己的詐騙之罪。
在這個案件中,法官不問被告是否知道那棵大樹的位置所在,反而故意讓原告去找樹葉,接著又審理別的案子,直到一旁的被告戒心鬆懈後,再以看似輕描淡寫的問題,誘使對方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說出真相,接著再抓住被告供詞間的矛盾和漏洞追問,使得被告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罪行。
類似的運用手法還有許多,歷史上,孟子為了讓齊王知道齊國境內不寧、百姓窮困潦倒的主要責任,正在於國君自己身上時,也採用了相同的手法。
孟子上朝時對齊宣王說:“您的一個臣子,把妻兒都託付給朋友照顧,自己便到楚國去了。等他回來時,他才發現妻兒受凍捱餓已有好長一段時間。請問大王,那朋友不顧信義到這種程度,我們應該怎麼對待他呢?”
齊王說:“應該和他斷交!”
孟子又問:“假如管理刑罰的長官不能管理他的下級,那該怎麼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