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2 / 4)

小說:三國軍神 作者:翱翔1981

自然很難判斷哪輛車中是秦始皇。

秦始皇倖免於難,當即龍顏大怒,下令全國緝捕刺客。然而大力士已經被殺,又不知道另一位刺客是誰,後來只得不了了之。

博浪沙,也因此聞名天下。後世詩人以博浪沙為題材,所做的有名詩詞都不下四十首。

然而,文昭畢竟對於這些詩詞不太熟悉,故此聽著博浪沙的地名有些耳熟,卻也沒有想起博浪沙的事蹟。

聽完縣令的敘述以後,文昭才恍然大悟。他凝望著博浪沙這個地方,卻久久未語。

後人說起博浪沙,大多都驚歎張良對於故國的忠誠,對於張良敢於與暴秦作鬥爭而大聲喝彩。

然而,作為一個對於秦國比較有好感的穿越人士,文昭前世查過大量史料,才發現史書歪曲了秦國,歪曲了這段歷史。

與其說秦國亡於暴政,倒不如說秦國亡於仁慈,亡於依法治國。

與其說秦國被農民起義軍所亡,倒不如說被一群野心家,一群妄圖復辟的六國餘孽,為了自己的私慾,而攪亂了整個天下。

史書將秦始皇,刻畫成了一個不擇不扣的暴君。然而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卻沒有妄殺一位將軍大臣。

縱觀整個華夏的歷史,幾乎每個朝代都有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事情。卻只有秦始皇、光武帝、李世民、趙匡胤,至始至終沒有妄殺麾下有功之臣。

在壽宴之上,齊國博士淳于越直言勸諫秦始皇,讓他使用分封制。他的言辭極其激烈,說道‘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的王朝若是不遵循古制,勢必不能長久,終有亡國的時候。若是一般的皇帝,有臣下敢說他的江山不能長久,恐怕早就被誅連九族了。

然而,秦始皇終究還是有著博大、寬廣的胸襟,雖然沒有采納淳于越的建議,卻也沒有治罪他,反對對其委以重用。

縱觀秦始皇的一生,他雖然南征北戰,橫掃列國一統天下。

然而當他統一天下之後,對於那些頑固的六國貴族,以及宗室,卻並沒有屠戮一空,反而將他們遷入咸陽好生供養。

不僅如此,哪怕對於燕太子派人刺殺自己,秦始皇非常憤怒。但是滅掉燕國以後,也沒有將這種憤怒發洩在百姓身上。

養六國宗室、貴族,不遷怒百姓,這既可以表現出秦始皇心胸的寬廣,也能從側面反映出秦國律法的深入人心。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後,就堅定不移執行‘依法治國’的路線。這種律法,打破了‘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鐵律。

面對帝國的律法,哪怕一國之主與太子都不能觸犯。

就好像商鞅變法時期,秦孝公與商鞅縱然知道帝國的老士族,將會是變法最大的阻礙。甚至秦孝公,有好幾次都想要殺掉那些老士族,以絕後患。

然而商鞅卻認為:這些人雖然會是變法的最大阻礙,但是他們沒有觸犯秦法,你身為君王卻不能為了剪除後患,就主動破壞秦國的法律。這樣的話,他們沒罪,你反而有罪。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哪怕秦孝公死的時候放不下秦國新法,仍舊沒有妄動那些對新法虎視淡淡的老士族。

由此可見,秦法對於國君的約束能力。

秦國正是秉承了商鞅之法,一直依法治國,才能從一個偏僻、野蠻、落後的諸侯國,一躍成為戰國時期強大的霸主。

也許秦始皇不殺六國宗室、貴族,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寬宏大量,其中也未嘗沒有秦法的影響。

可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對待六國宗室、貴族寬宏大量,他們卻想著國仇家恨,一直密謀推翻這個統一的帝國。

及至後來,待秦國滅亡以後,秦國宗室卻被六國餘孽屠戮一空。到底誰殘暴,誰仁慈,卻是引人深思。

至於秦國因為暴政被農民起義推翻,這個在後世看來,更是一些無稽之談。

秦國的律法雖然苛刻,但是從秦國曆史就可以看出,秦法對於普通百姓卻是有著極大的益處。秦法觸犯的,只不過是老貴族的利益罷了。

廢除奴隸、軍功授爵、獎勵耕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廢除貴族的分封世襲制度,這一切的一些,對於百姓來講都只有好處。

這些秦法,剝奪的只是貴族的權益。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歷史上六國才一直如此敵視秦國。在士大夫以及貴族看來,哪怕其實他國家統一天下,他們作為貴族的權益也能保留。

唯獨秦國統一天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