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得而知。
當文昭拿出了那些潔白如雪的紙張,以及數萬大小不一的活字以後,眾人盡皆呆立當場。
自從建造了陳氏祠堂以後,陳紀的身體居然開始慢慢變好。這段時間,他也是留在蒲坂,文昭還經常抽時間前去看他。
這一次,陳紀也被文昭叫了過來。他雙手撫摸著那光滑細膩的紙張,臉上露出了迷醉的神色。
足足過了半晌,他才驚歎道:“文昭此舉,乃是教化萬民,恩澤萬世之善舉,功德無量啊。”
田豐、陳宮、程昱、司馬朗、陳群、鍾繇、張裕等人,亦是紛紛開口稱讚。
他們們有想到,一介武夫出身的陳旭,居然能夠考慮的如此長遠。不聲不響之間,就做下了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事。
只有賈詡面不改色,李儒、司馬懿眉頭微皺。
陳旭身為一方諸侯,對於自己麾下之人,自然一直都注意著。
看到三人的舉動,他忍不住問道:“你三人愁眉不展,可是覺得此舉有所不妥?”
賈詡仍舊沉默不語,李儒卻是說道:“主公此舉,雖然可以流芳百世,得到天下寒士的敬重,卻也會得罪不少世家大族。”
“為何?”
李儒說道:“主公可知,有漢以來,世家大族為何能夠掌控朝政,把持地方?”
陳旭道:“世家子弟接受的教育,要遠遠超過普通百姓。再加上他們家族在朝中有關係,自然能夠有機會出仕。”
“長年累月下來,世家越發強大,各種關係越發錯綜複雜,這才逐漸掌控的朝中以及地方。”
說白了,在漢代正是因為那些世家大族,他們對知識進行壟斷,相互舉薦家族子弟,這才導致普通百姓出仕艱難,世家勢力越發強大。
說到這裡,陳旭心中猛然一驚。
假如他果真推廣造紙術與活字印刷術,就會打破世家對於知識的壟斷。這件事情,並不是那些大族願意看到的。
直到此時,他才知道賈詡為何沉默,李儒為何皺眉了。
至於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