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喜怒不形於色的司馬仲達,現在已經有些初現端倪。
“阿懿,我欲徵召你為大將軍府別部司馬,不知你可願意擔任?”
陳旭的一番話,使得屋內眾人全都驚駭莫名。哪怕司馬懿自己,臉上也都有些動容。
別部司馬乃大將軍府下的官職,秩比千石。
其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並不固定。但凡能夠擔任別部司馬之人,幾乎都是大將軍的親信。
司馬懿再如何聰慧,年僅十八歲就擔任大將軍府的別部司馬。這種恩寵,卻是顯得有些太駭人聽聞了。
須知,哪怕典滿是典韋的兒子,也只是從一介親兵做起,並未授予實質性的官職。
司馬懿平復了一下心緒,躬身作揖行禮道:“懿何德何能,居然得到大將軍如此厚愛?別部司馬一職,懿恐怕難以擔當啊。”
文昭卻是上前,撫其背曰:“當日初次見到阿懿,吾就知道你絕非池中之物。這些年你的成長,吾亦看在眼中。”
“我相信,大將軍府別部司馬的職位,你一定有能力擔任。”
話畢,文昭不再徵求司馬懿的意見,直接讓人將印綬拿了出來,親手交給司馬懿。
司馬懿推辭不過,只得領了印綬。只是他的心中,對於陳旭的感激之情越發濃烈。
如今諸侯仍舊都在修生養息,陳旭卻準備普及教育。
作為一個穿越過來的華夏子孫,對於華夏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他自然知道一些。
馬鈞發明的指南車,已經可以取代指南針的地位。然而,由於指南車體積龐大,製造繁瑣。假如指南車損壞,修復也並不容易。
因此,文昭就將後世指南針的理論搬了過來,而後讓人利用磁鐵、鐵針,研究出了最簡易的指南針。
四大發明之中的火藥,對於現在的陳旭來講,還是太過遙遠。因此,陳旭根本沒有考慮過火藥的事情。
然而,華夏的兩外兩大發明,造紙術與活字印刷術,卻是能夠加速知識的傳播,並且打破士族對於知識的壟斷,讓寒門之人也有出頭的日子。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來自後世的陳旭,十分堅信這件事情。
因此,很早以前他就在考慮大量印刷書籍,好讓天下人都能夠讀書認字。
這樣一來,也可以完成當初在陳家村,對於陳虎的承諾:日後,每一個陳氏子弟,都能讀書寫字。
活字印刷術的工藝並不複雜,只需將陶土或者銅、鐵製造成漢字的模樣,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然而,陳旭雖然知道造紙術,卻並不曉得詳細的工藝。哪怕東漢蔡侯紙,已經開始普及,但是它的成本比起後世,仍舊顯得有些高昂。
若是不能造出廉價的紙,縱然有了活字印刷術,昂貴的書籍,普通百姓家庭想要購買,卻也有些不太現實。
造紙術最先出現,是因為上古先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
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
這就是最古老的造紙術,也是造紙術的起源。
直到東漢和帝時期,經過了蔡倫的改進,才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這種方法制造的紙張,後人稱為‘蔡侯紙’。
這種紙用樹皮、破魚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
蔡侯紙相比起以往的紙張,顯得非常便宜,並且紙張的質量也提高了許多。由於原料又很容易找到,所以蔡侯紙逐漸被普遍使用。
然而,在文昭看來,漢代的蔡侯紙仍舊顯得有些粗糙,成本還是太過高昂。
為了改進造紙術,陳旭就召集了很多以前造紙的匠人,讓他們以麥杆、稻杆為原料,改進蔡侯紙。
經歷幾年的研究,那些匠人終於在造紙術方面,有了極其顯著的突破。不僅紙張的質量提高了許多,成本也變得更加低廉。
文昭拿著手中那張潔白如雪的紙張,臉上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神色。
這種紙張的出現,再加上這些年,陳旭秘密讓人制造出來許多大小、規格不一樣的活字,他完全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大量印刷書籍。
文昭迫不及待的召集幾個重要謀士,商議普及教育的事宜。
在此之前,無論是改進造紙術,還是活字印刷術,文昭都是秘密進行,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