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1 / 4)

小說:世界因你不同 作者:敏兒不覺

文單詞來背,經常背到半夜,不會的就一次次地翻厚厚的中英對照字典。不過,沒多久,我就發現這並不是學英文的最好方法,因為,即使當時記住了一個單詞,但是使用率不高的話,就會完全忘記。我終於悟到了,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背單詞是沒用的。

後來,我還是下定決心用多交流的方式來學習英文。下了課,我不再膽怯,站在同學中間聽他們說話。如果5 個詞當中有4 個聽懂了,只有一個聽不懂,我也會趕緊問,同學們會再用英文解釋一遍給我聽。回家以後,我會默默回憶我聽不懂的單詞,然後記下來。而上課的時候,遇到聽不懂的,我也勇敢舉手問老師,“Sorry,I didn’t follow.Canyou say again what you mean?(對不起,我沒跟上,可以再說一遍你的意思嗎?)”

在到橡樹嶺聖瑪麗學校的第一年,修女老師們也對我十分照顧。校長瑪麗·大衛修女(Sister MaryDavid)甚至犧牲自己的午飯時間幫我一對一地補習英文,她影印了小學一年級的課文,每天拿來給我念。我還清晰地記得,她教我的第一篇課文是:I have a dog named Spot(我有一條叫小花的狗)See Spot walk(看小花走)See Spot run(看小花跑)

從這樣簡單的課文起步,我們堅持了一年。在這一年裡,我的英文水平迅速提高。學校裡所有的老師還允許我享受“開卷考試”的特殊待遇,她們讓我把試卷帶回家,並且告訴我,“題目裡不認識的單詞,你就查字典吧,但是你不能看書找答案噢。”

我每次回到家都嚴格按照老師說的做,題目裡不認識的單詞就去查字典,但是從來沒有去翻書找過答案。因為,我覺得這是老師給我的最大信任,我不能辜負這份信任。

透過種種渠道的學習,我的英文終於逐漸接近同齡人的水平了。一年以後,我完全可以聽瞳老師講的話了,英文會話也沒有問題了。我想,這和我年齡小,容易接受新的語言不無關係,但也和我大膽地使用,不怕出醜有關。後來我也發現,那些l2歲以前到美國的孩子,往往都能學會沒有口音的英語。

到了暑假,我和媽媽經常去三姐在亞特蘭大的家裡玩,而她們也經常給我佈置很多背單詞的功課。到了初中三年級,也就是到美國兩年之後,我寫的作文《漠視——新世紀美國最大的敵人》居然獲得了田納西州的前十名。這對於我的英文水平,無疑是一個莫大的肯定。

州際作文比賽都是訂一個籠統的題目,然後讓寫作者在這個範圍內寫一篇文章。當時美國即將進入建國以來的第三個世紀,因此,當年州際作文比賽的題目是——《美國第三世紀最大的挑戰》,當時,很多參賽者將挑戰定義為能源危機、環境惡化等。而我另闢蹊徑,將挑戰定義在了精神層面,那就是——漠視。

我在文章裡寫道:美國的成功是來自美國人對自由和快樂的追尋。但是,隨著越戰和其他社會問題的出現,許多美國人不再透過參與來實現價值觀,他們不再積極、漠視精神、放棄理想。他們失去了那種讓美國偉大的積極精神。許多美國人越來越冷漠,抽菸酗酒、吸食毒品,沒有目標。人們在心理上什麼都不在乎。以前,人們說美國人只關心自己,現在,美國人甚至連自己也不再關心,這是最大的問題。這種價值觀的潛移默化的變化,會使得人類一切進步的因素得以減弱,甚至倒退。因此,當今美國社會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不是別的,而是我們如何改變人與人之間的漠視。

作文比賽的名次一公佈,整個學校就轟動了!人們不敢相信,這個中國臺灣的男孩,來美國不過兩年,居然就在英文方面取得了這樣的成績。但是,這並非故事的結尾。州作文比賽的傳統是評選出前十名優勝者,這十名優勝者還要透過一輪答辯決出第一名,誰的問題回答得好,誰就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當時,答辯在距橡樹嶺四個小時車程的另一個小鎮舉行。那個週末,嫂嫂驅車幾百公里把我送到了答辯地點。在答辯的過程中,戴著厚厚眼鏡的女老師溫和地問我,“如果你認為美國人當中缺乏熱情,存在漠視的情況,那麼你如何看待拉爾夫·納德

(Ralph Nader)的觀點呢?”“What?Who is Ralph Nader?(什麼?誰是拉爾夫·納德?)”我被這個問題問得措手不及,腦子一

片空白。我眼神裡流露出的驚訝被老師捕捉到了,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失去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