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就像安迪?羅迪克曾在一場失利後帶著些自暴自棄的口吻反問的那樣:“你如何能打敗一位沒有任何弱點的對手?”
費德勒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點,是在球場上的激情與暴烈的脾氣之間找到了正確的平衡感。在身為少年球員時,作為他特點的內心的躁動不安和侵略性,最終讓位於自信與從容鎮靜;然而,費德勒達到這一境界所經歷的過程卻漫長而艱難,並且橫跨了很多階段。
費德勒在這個方面取得的第一次明顯改進,是他剛剛從青少年賽事轉入職業巡迴賽的時候;一旦他開始在更多觀眾面前參加那些更重大的比賽時,他也更多地強迫自己控制住情緒,而不是摔拍子、怒吼或大喊。隨著他在世界排名榜上越攀越高以及水平的不斷提升,他焦慮激動的理由其實也越來越少。當然,他從來就不會嫌自己登上頂峰的速度太快,他的暴烈脾氣時不時也會突然迸發而故態復萌,特別是在外場的前幾輪比賽中。
在1988和2000年春天之間,費德勒與體育心理學家克里斯?馬可尼(Chris Marcolli)合作,後者在為費德勒工作之外,還為冰球俱樂部以及其他一些體育組織提供服務。費德勒職業生涯中一階段取得了一些不俗的巡迴賽戰績,但同時也遭受了眾多失望以及不必要的失利,他的心理治療有時候還產生了反作用,因為他偶爾會變得過於放鬆。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