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的預判能力,令他能夠救起對一位普通球員來說很可能會讓對手直接得分的來球。而且,費德勒不僅能夠救起來球,而且往往能以像抽鞭子一樣的甩腕動作隨心所欲地打出網球場上並不常見的制勝球。美國體育廣播電視網ESPN就經常播放費德勒的精彩擊球節目,他們還充滿好感地將之命名為“費德勒趣味集錦”。

觀看費德勒在賽場上打球經常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那就是時鐘在他面前和在其他人面前走得不同——在他面前走得更慢。在對手擊球然後他回球之間,他似乎總能比其他球員有更多的選擇——就好像他是在慢鏡頭中經歷著這一切,而他實際上又是在真實的時間###。沒有人能夠擁有費德勒這樣的反應速度,或是能在比賽中被對手發出更少的ace球。

費德勒能夠以與眾不同的方式改變球的彈跳高度、旋轉以及速度,他有著與生俱來的用球拍“吃球”直到最後一刻才將之“釋放”的能力,他以這種超人的技巧偽裝他的擊球意圖。他對場地的覆蓋異常出色,而且擁有著驚人的平衡感,使他能夠在拉拍動作結束和揮拍擊球開始之間的那一瞬間準備過程中“冰封”住他的對手,令他們無法在這一眨眼的時間裡猜測他將會把球擊向何處;而當他們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時,他們會看上去有些愚蠢。他的這種能力與天分讓他的很多對手備感沮喪,而當他的這種技藝流暢執行時,也會讓他進攻得更加狂放大膽。費德勒的技術與打法,是藝術(何時、向哪裡以及為什麼打出恰當的一擊)和科學(無可挑剔的擊球技術)之間的完美聯姻。

“他從來都不會匆匆忙忙地擊球。”羅切說,“在每一個體育專案中,冠軍的品質都是他們會擁有比別人更充足的時間。”

其球就像一條變色龍(2)

費德勒在賽場上有一張讓人回想起比約恩?博格的毫無表情的面孔,但他的優雅、他的精湛技藝、他的不可預見性、他在網球中享受到的樂趣以及他的創造性和擊球中顯示出的迷人的多樣性,都是如此非凡卓越。前瑞士優秀球員海因茨?岡特哈德在球場上曾是一位精確的“技師型”球員,他如今是一位目光犀利的電視評論員,他表示費德勒採用的是前無古人的打球方式。“他打起球來隨心所欲。”岡特哈德在瑞士報紙《週日新聞報》上撰寫的一篇專欄中寫道,“他會衝上網前或是堅守底線,防守、進攻,打得很快、打得充滿激情,上旋或是削球——他擊球的變化是如此巧妙。每一個觀察他打球的人都遲早會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他好像是綜合了過去20年來所有偉大球員的各種方式——也正因為如此,才讓他如此與眾不同。”

岡特哈德在早些時候就曾指出,費德勒擊球的多樣性同時也導致了一個潛在的難題,因為費德勒會比其他任何球員都更大程度地陷入太多選擇造成的泥潭之中。費德勒還沒有掌握“節約的藝術”,或者說他還不清楚他的武器庫中如果只有有限的武器反而會更有效率。因為有太多的武器可供調配,費德勒有時候在場上對於一些特定情況該做出何種擊球,反而會背上“想得太多”的重負。

在職業生涯的早期,費德勒就是一個享受打出那些驚人卻只有很低成功率回球的“愛賣弄的人”,因此,他也常常因為缺少一種比較穩妥的比賽戰術而丟掉了不少原本可以贏的比賽。

“那時候我只想顯示給別人看我有什麼樣的本領,我掌握的那些高難度的擊球,”他有一次曾經承認說,“但終於有一天我清楚了,如果我能夠成為世界頂尖球員中的一員,並且在那些大型的中央球場打球,我肯定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注意。”

費德勒終於學會了駕馭這種“戲劇效果”,他開始更多地為比分而不是單純為觀眾而打球。他願意承受極大風險的天性以及他毫不妥協的進攻型打法,逐漸讓步於他足智多謀的戰術安排,對手的弱點也被他考慮在內。如果沒有當初這種對自己的再教育過程以及戰術思想的轉變,費德勒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世界第一。

“我相信,僅僅憑藉天賦我就可以進入世界前十位的排名。”在《隊報》授予他“王中王”的榮譽後,他於2005年底時對這家報社說道,“而在這之後,我必須努力再邁出關鍵的幾步,因為如今的比賽無論從體能還是心理上要求都如此之高,單單隻有天賦已經不夠了。”

網球冠軍費德勒就像是一道拼圖謎題,需經由一段時間的修煉才能讓所有的圖塊拼合在一起;當每一個移動的部分和諧共存時,所有的事情終於走上了正軌——天賦、運動細胞、精神力量、自信、全神貫注的能力、決心、戰術洞察力、職業精神、抱負以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