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上,立有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的標誌,名稱是“楊椒山祠”。旁邊是居民委員會貼出的標語:“搞好愛國衛生運動,把首都建設成優美清潔的城市!”一個孩子站在風中傻傻地吸著鼻涕。當年松筠庵,南北長七十五米,東西寬三十六米,佔地約二千七百平方米,前後三進。其中各種建築、住房和花園佔去大部分面積。清人昭漣《嘯亭雜錄》稱之“地甚湫隘……想見當日(楊繼盛)清貧之狀”。這為我們瞭解明清兩朝“司局級官員”的居住狀況提供了參考依據。 歷史考據有時缺乏直接的材料,但從零碎的記錄中,往往也能找到有用的旁證。以“清貧廉正”著稱的楊繼盛,居住如此規模的宅院仍被清人認作“湫隘”,尚書、侍郎級大員的府邸又該是怎樣的規格?四合院是一種舒坦恬適的平面式建築,規模從小型到大型,變化繁多。

魯迅1924年在阜成門內宮門口西三條衚衕購下的寓所屬於典型的小四合院,僅有一進,佔地面積五百平方米。他當時的社會地位,是###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的科長、僉事和幾所大學的兼職講師。可見當年有一定社會地位人士的住宅,都大大超出今人的想象。進而聯想,明代官任四川布政司的潘允恩,在遠不如後來發達的江南縣城上海築豫園以愉老父頤養天年,恐怕並不顯得有什麼大不了。如同一輛老牛負載的重車,四百多年光陰“嘎吱嘎吱”地碾過了崎嶇坎坷的溝壑。到了如今,除了研究明史的學者,絕大多數人早已忘記楊繼盛是誰了。真正使松筠庵這個名字得以延傳的,卻是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後,康有為大肆鼓吹的“公車上書”事件。說來慚愧,儘管我在大學時主修中國近代史,但因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軍事史,對於“公車上書”的瞭解僅限於教科書。1988年底,我正是抱著尋找戊戌變法舊址的心願,來松筠庵訪古的。此後我曾寫過《戊戌變法遺址尋訪》的散文,作為我撰寫“京華勝蹟”專欄的第一篇文章,發表於上海《解放日報》。在我的心目中,松筠庵是孕育了明清兩代愛國志士的一方聖土。後來,讀了一些史料,才猛然發現“公車上書”的真相,與教科書上所講,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也喚起我對康有為的另一種看法。 關於“公車上書”,通常學術界採用康有為所撰《康南海自編年譜》中的說法:

莫談時事逞英雄(2)

三月二十一日(按,即4月15日)電到北京,吾先知訊息,即令卓如(梁啟超)鼓動各省,並先鼓動粵中公車,上折拒和議,湖南人和之,……各直省莫不發憤,連日並遞,章滿(都)察院。……時以士氣可用,乃合十八省舉人於松筠庵會議,與名者千二百餘人,以一晝二夜草萬言書,請拒和、遷都、變法三者,……遍傳都下,士氣憤湧,聯軌察院前裡許,至四月八日(按,即5月2日)投遞,則察院以既已用寶,無法挽回,卻不收。依據康說,各種通行的歷史著作和辭書將“公車上書”演繹成這樣的過程:康有為獲悉了《馬關條約》的訊息後,邀約一千二百餘舉人至松筠庵###,商定聯名上書。與會者在康有為起草的萬言書上籤了名。5月2日,各省舉人排著裡許長的隊伍,向都察院呈遞,都察院藉口皇帝已在和約上蓋璽而拒絕接收。但上書打破了清政府“士人不許干政”的禁令,提出了資產階級維新改良的綱領,在全國迅速流傳。其實,康有為的說法大可懷疑。 揆諸檔案,最早反對簽約的,不是舉人,而是大批現職官員。外省官員以封疆大吏為主,早在4月14日,署臺灣巡撫唐景崧即給清政府發電: “和議給予土地不可行。”

16日,欽差大臣劉坤一獲悉和議將成,除賠款外,還要割讓遼東、臺灣的訊息,馬上電奏反對。然後,山東巡撫李秉衡、署理兩江總督張之洞、河南巡撫劉樹堂、湖北巡撫譚繼洵、署理臺灣巡撫唐景崧、江西巡撫德馨、廣西巡撫張桂聯、福州將軍慶裕、福建巡撫邊寶泉、陝甘總督楊昌、陝西巡撫鹿傳霖、署理山西巡撫胡聘之、廣東巡撫馬丕瑤、盛京將軍裕祿、吉林將軍長順、署理吉林將軍恩澤、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等大員都紛紛上奏。封疆大吏電奏反對者超過總數之半。另據不完全統計,京官中,反對簽約的宗室貴胄及二品以上京官有十餘人;二品以下有奏事權的官員有五十餘人次;翰林院、總理衙門、國子監、內閣、六部官員皆有大規模的聯名上書,簽名者達到六百多人次。顯然,各級官員才是反對馬關議和的最有影響的主體。在官員們上奏的影響下,剛參加完會試,正在等待發榜訊息的各地舉人,也基於愛國熱情,上書反對簽約。按照清制,舉人不能直接上奏,只能寫成公呈由都察院代奏。自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代奏大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