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僵持了一年多,不久呂雉病死,雙方的戰爭才暫時停止。
古今帝王第一盜——東吳大帝孫權(9)
見漢朝的軍隊不堪一擊,趙佗更神氣了,耀武揚威,以皇帝的身份發號施令,他族歸附,疆域倍增。此時的南越國版圖達到了最大,國力也處於最強盛時期。
● 南越國王墓隨葬寶物無數
呂后是公元前179年去世的,她死後漢文帝劉恆即位。劉恆改變了呂雉的強硬外交路線,停止軍事進攻,他還派人重修了趙佗的祖墳,並設定守墓人,每年按時祭祀。還討好趙佗在河北的堂兄弟們,賞賜他們官職和財物。人心都是肉做的,趙佗也不傻,自己畢竟是中原人,他便乘機上書,要與漢朝廷和好,主動去掉“帝”號,在給漢文帝的書信中也謙稱“老夫”,而不用什麼“朕”“寡人”這些象徵帝王身份的稱謂了。
時官已至“國家領導人”級別的太中大夫陸賈為,再次領旨出使南越國勸趙佗歸漢,勸歸成功。
需要說一說的是,如果把趙佗也算做皇帝的話,他就是中國古代最長壽的帝王。趙佗出生於公元前203年,老死於公元137年,活了一百多歲,經歷秦始皇、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兩個朝代四位皇帝,連兒子都死了他才死。
嶺南瀕臨南海,都城番禺又是嶺南地區各種特產的集散地,珍寶充積。趙佗生前又有文物收藏的習慣,在世時蒐羅了許多奇珍異寶。當年還曾獻一件寶物“珊瑚”給漢朝皇帝。據《西京雜記》描述,此珊瑚又叫“烽火樹”,夜裡能發光,就像燃燒的火焰,被放在漢宮的積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