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安全。說起來朱元璋也是一個很謹慎的人,從他北伐的戰略就看的出來,畢竟是一點點從小民打上來的,知道江山得之不易,也不敢隨便的冒險,而他兒子朱棣就沒這種習慣了,遷都北上親征下西洋,做的都是大手筆,當初他遷都北京,一方面是南京是建文帝的老地盤,不如北京自己的勢力好,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北元勢力,來個天子御邊,當然,其實這遷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實際上朱元璋也對南京不滿意,動過遷都西安,洛陽的心思,還派遣太子前去視察,不過最後不了了之,畢竟遷都是件大事。)關鍵由這點可以看出朱元璋謹慎的性格。
謹慎性格是不是由他貧農出身帶來的這無法證明了,畢竟當年起兵的時候一系列政策都可以說是富貴險中求來的,而且當年起家的時候他以大度納賢著稱,之後他卻大殺功臣,也許只能說人當了皇帝,為了保這個皇帝之位,傷透腦筋,疑神疑鬼造成他性格大變吧。
朱元璋是貧民出身,好不容易歷經千辛萬苦爬上了這個位置,是很想保住這個位置的,之後的殺功臣,制度改革,加強皇權,都是基於一個目的,保住皇位。
殺功臣就不用說了,早有兩個前例,漢高祖劉邦,南朝劉裕。劉邦上臺後韓信彭越接連被殺,尤其是後者,完全是空穴來風,而漢初三傑的另兩傑,蕭何自汙,張良退隱。劉裕也是,之前幾位皇帝只是禪讓,到了他不但要禪讓還要斬草除根,而他的幾位大將王鎮惡,檀道濟也是被他的幾位兒子害死。不過朱元璋做的確實過分了些,滿朝文武殺了幾萬人,確實是少有。其實這也正常,中國歷史太長,經驗教訓太多,朱元璋也是看到了這些經驗教訓,所以為了鞏固皇權,大殺功臣。畢竟這些功臣很多是投降於他的,很多人忠心不忠心也不一定,短短几十年打下的天下,當年大家地位都一樣,現在你做皇帝,他們做臣下,你知道他們心安不心安。當年這些功臣要不殺人如麻,要不就擅長陰謀詭計。打天下是需要你們,現在是坐天下,要你們再去殺人放火而且陰謀詭計幹嗎。殺人放火,當年有敵人的軍隊城堡要你去殺去攻打,現在都是我們領土下的良民,犯罪有捕快就好了,要你們幹嗎。當年你的陰謀詭計是害別人的,現在和平了,你這個陰謀詭計的腦子準備花在哪裡?是不是要花在怎麼爭奪勝利果實上?當年你們權力大是因為戰爭需要,現在你要這麼大的權幹嗎?是不是想做司馬懿劉裕?我剝奪你的權你是不是心懷不滿?不滿了會不會造反?你不造反你後代壯大了會不會學東漢東晉那樣架空皇帝?
當年為你打天下是為了功名富貴,你剝奪了他們的功名富貴他們會不會合起來造反?當年劉邦沒賞賜大家時也擔心臣下聚集起來,朱元璋想必也是提心吊膽,何況他也是一個疑神疑鬼的人。所以監視大臣的錦衣衛設立了,之後查出了些蛛絲馬跡,朱元璋也乾脆狠心了,殺,留著總是威脅,乾脆殺了一了百了,反正這些功臣平日裡仗著老資格,總是做過一點壞事,按《大明律》也是該殺。
殺殺殺,殺了幾萬人,不過要說殺光了滿朝文武也不是,朱元璋還是有分寸的,真要殺光了,誰去幫我守邊?北元還在外面盯著呢,所以要說這些殺戮大傷明朝元氣,這也很難說。之後的明朝一直到明英宗親征之前,力量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削弱,靖難之變變來變去也是在朱家手裡。(估計朱元璋也想到了朱棣會作亂,但是他也不在乎啊,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孫子,反正都是明朝皇統,我在位的時候定不下來,我死後你們鬥吧,誰鬥贏誰做皇帝,反正我這裡太祖位置是不變的。)
何況……假如那些老功臣活著,也不一定支援誰呢?搞不好更加一團糨糊。大殺功臣也等於在明初的豪強問題暫時用暴力解決了。
殺功臣遏制外戚專權,這是吸取了漢晉五代各朝的教訓,這些朝代權臣外戚專權的強度不是那麼一點點,但是這還不夠,
除了殺功臣,還要解決其他的問題呢,明太祖對制度的改革是相當有強度的,之後清朝制度基本照搬,乾隆認為明太祖是中國第一帝,為何?因為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平心而論,這套制度假如皇帝是超人,那中國一定繁榮昌盛萬萬年,當然皇帝不可能是超人。所以我們不苛求了,不夠假如皇帝是明君,那隻要沒高於一兩個等級的國家侵入,我們也是盛世。假如皇帝吃飽飯整天睡覺抽不理朝政,那就比較麻煩了。因為這個明太祖這個制度大大加強了皇權,但是加強皇權的同時就要要皇帝做事,假如皇帝不做事,那朝政就難以執行。這是吸取了各朝相權過甚的原因,我們直到明之前是宋元,這兩朝的相權極大,出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