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部分(2 / 4)

小說:神箭傳說 作者:莫莫言

麼了,他當然得為楊誠的未來考慮。

“可是,這樣未免太過委屈眾將了,更何況晉根你這次也是居功甚偉。”楊誠心有不甘,他對功利沒有興趣,但也不能要求屬下將士跟他一樣。事實上他也知道,眾將士中有不少人都期盼著建功立業,封妻廕子,甚至青史留名。若是連這場仗自己都要壓下他們地功勞,那他們恐怕再難有機會了。

張晉根擺了擺手,肯定道:“只要大家知道是為了大人,絕對不會有人心存怨念的。其實也怪在下思慮不周,這才累得大家一起受難。”雖然這段時間他也是忙得不可開交,但張晉根卻難消心中地自責。皇帝入蜀暫避後,楊誠被授全權處理各項事宜,這些事當然也就落在諮事營上。皇帝一直快馬疾行,關中諸事根本無法及時稟報,甚至到現在為止,除了聽到皇上會派禁軍回來支援的訊息外,連一道聖旨也沒下過。此時聖駕已到成都,訊息往來差不多要一個月,就更不用說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帝完全等同於不存在了,諮事營做起事來又完全繼承了荊州效率極快的風格,很多事便完全按著荊州的規律去辦了。現在想起來,雖然百姓從中受惠無算,卻已為楊誠闖下了天大的禍事了。想到這裡,張晉根不由嚇出一身冷汗,為了穩定民心與軍心,他們完全效法荊州時,讓鐵嚴華抽出不少嘴巧的說書人,在坊間、軍營大肆宣揚楊誠及荊州軍的種種。雖然這才只是開始,但百姓和將士對楊誠的好感已經在不斷增強了。這可是京畿之地!

“咳……還有,讓鐵嚴華立即召回所有說書人,由諮事營詳擬內容後,再行派出。唉,這可……”急憂交加之下,張晉根哇地吐了口血,竟然昏了過去。

“晉根!”楊誠抱著張晉根,一臉焦急。事情,真得有這麼嚴重嗎?要知道當初面對鋒芒正盛的叛軍,也沒能讓張晉根如此變色呀。

第七卷 第一百零一章 關洛爭雄·六十五

田已經過簡單修葺的縣府中,楊誠正皺眉處理著要緊不時躡手躡腳地走到旁邊房間的門邊,悄悄地探頭張望。

張晉根已經病倒足足三天了。

讓四衛親自將其帶回藍田荊州軍大營修養後,楊誠只帶著古山一人前去龍崗堡受降。在那批獲知招降事宜的降卒全力配合下,渭南的投降簡直順利得讓楊誠難以置信。或許真的是無利不早起,每勸說一人,便可多得一畝土地,這樣的誘惑根本讓那些貧民出身的降卒難以抵擋。更何況此舉對於他勸說的目標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當然是賣力之極了。

降卒們是在入夜時分抵達渭南,巡邏計程車兵又多是熟識之人,是以輕易便混了進去。先是各自分頭找自己的舊友、親戚,然後再由這些被說動的人出面遊說,幾個帶隊的甲等“遊說員”再進一步的鼓動。不到兩個時辰,這支沒有一把兵刃的奇兵便掌握了大半個渭南城。渭南守將在看到朝廷大軍不過只隔自己四五里時,已經著了慌。逃又不敢逃,守卻又有心無力,正在帥府中召集眾將商討對策時,卻被蜂擁而來的倒戈將士們來了個一鍋端。除了少數幾名負責警戒的將領見機不妙帶著親信逃去華陰外,渭南的中上級將領非降即俘。

子時剛過,第一批投降的叛軍將士便押著其戰利品趕到了龍崗堡。楊誠本來一直憂心著張晉根的病情,但在收到渭南投降地詳細情報後。也不禁大喜過望。渭南守軍近四萬人,倒戈投降的竟然有三萬六千之眾;千夫長及以上將領五十人。十二人主動響應,四人下落不明,餘者皆被綁到堡外;城中糧草倒不多,僅夠四五日之需,但各種輜重物資卻多不勝數。同時作為之前叛軍地大本營,因變生肘腋。叛軍將領根本來不及作出佈置,各類文書、信件都完整的儲存了下來,其中甚至還有兩箱朝中大臣寫給三家的密函,以及長安內城和京畿軍中與三家暗通曲款的人員名單。

這個結果可以說是出乎楊誠的意料。雖然不久前才在高塘成功的招降了六萬叛軍,但那卻有自己將其圍困地因素在內,甚至最開始投降的也僅僅只有韓亮青等三營,餘者也是在其後迫於無奈才投降的。渭南雖然招降了三萬多人,但自己卻僅僅擺出進攻的姿態,完全是以那批受到鼓動的降卒的力量,便兵不血刃的奪下了渭南。這無疑是個好的兆頭。雖然楊誠不敢奢望每一次都能如此順利,事實上那也是不可能的。不過今後打的仗會越來越少,卻也無庸置疑了。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正是楊誠所期待地。

初時的興奮過後,再加上在接見過那些降卒頭領後,受降事宜已經安排妥當,再沒有他什麼事了。他便再也坐不住。將諸事託給楊開和左化龍二人後,便又帶著古山連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