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部分(2 / 4)

小說:神箭傳說 作者:莫莫言

繼續揚名的機會。

他之前所說的建議其實不過是開脫之辭,世族豪門豈是輕易可以得罪的。本來他以為楊誠必然知曉其中厲害,哪料到他竟然當了真!本來趁著兵荒馬亂的掠奪世族豪門的財富倒也沒什麼,但若是要公開的大規模地卻沒收世家豪門的財富,即使是得到皇帝的允許甚至還是由皇帝來親自決定處置,也難免會遭致禍端。皇帝遠在巴蜀,楊誠當然不會得到其允許後才決定的,甚至以其急迫之心,定然不會等到皇帝回到長安後才開始進行處置。如此一來……想了想,唐道正將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吞了回去,只是靜靜地看著楊誠。

聽到唐道正的誇讚,楊誠卻是不置可否,指了指旁邊的兩個大箱說道:“這兩箱東西是從渭南運來的,想必道正也聽說過了。不過如何處理,卻頗讓人有些頭疼,你的看法呢?”心中暗自嘆了口氣,這是他對唐道正最後的測試了,其回答將決定著自己將如何對待他。其實前一項測試唐道正的表現已經被張晉根言重,楊誠本來完全沒有必要再繼續下去的,不過他卻有些憐惜其才。不忍讓其在自己手中埋沒。

唐道正順著楊誠地手勢望去,眼神中不由閃出異樣的光彩。他接手渭南時。便聽說有兩箱朝中之人與叛軍來往地書信,甚

在叛軍圍困內城時“幫”楊誠傳遞訊息的奸細名冊。當天,他便抽調心腹將幾處庫房番了個底兒朝天,不過卻一無所獲,沒想到竟然早被楊誠運到這兒來了。

這可是個好東西。揪出那些藏在長安的奸細,不僅對戰局有利。而且還是大功一件。至於其他的書信,卻是一件分量極重的籌碼。要知道之前叛軍風頭正盛,特別是潼關失陷地訊息傳來之後,幾乎所有人都認定長安必失。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知道多少人向三家暗中投誠,以期望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和財富,甚至在新朝獲得一定的地位。但世事卻是出人意料,在楊誠的連番謀劃成功後,叛軍兵敗如山,不到一月就盡顯敗勢。只要此物在手。不怕那些搖擺不定的牆頭草們不乖乖聽話。天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牽涉其中,這又該是多麼龐大的一股能量。

“不如……交給你好了。現在降卒越來越多。光是之前應諾的盤纏便令我頭痛,正好可以取長安那些意圖投靠叛軍的世家之財,填補目前的虧空。”見唐道正沉吟不語,楊誠似乎沒有等待地耐心,直言說道。

“啊!”唐道正一驚一愣,一時竟不知如何回覆。要發揮這些書信的價值。要麼日後獻給皇帝,博取聖心;要麼便封鎖訊息,秘藏不宣,以待時機。若是現在便公開,並按圖索驥地採取行動,簡直就是大大地浪費。要知道長安城近九成的世族巨賈現在都跟在皇帝身邊,朝夕相處之下誰知道會發生什麼變化。若是自己現在抄了其家,只要其中一個這段時間得到聖心眷顧,那便是自找禍事。

更何況大亂之後,皇帝對這些人痛下殺手的可能性並不大。畢竟這些人表面上還一直支援朝廷,而且出力不少。若是皇帝為了安撫人心對其從輕處理的話。自己的境遇便可想而知了。這可是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情,接還是不接頓時讓唐道正猶豫難決。“這……關中經此戰亂,百廢待興,若是現在就開始清算地話,恐怕會人心惶惶,於大局不利。”思慮好一會,唐道正最終做出了決定。“我看倒不如發動關中富戶募捐,局面已漸明朗之下,想必他們也不會不識大體。至於這些書信,我看不如付之一炬,以安人心。”

楊誠的臉上終於現出了一絲笑意,似乎終於放下了沉重的包袱一般,輕鬆地說道:“道正果然思慮周全,如此甚好。關中此時確實需要多加寬撫,此事極為重要,需得一個穩妥之人方可放心。”深深地看了一眼唐道正,楊誠意味深長地說道:“我心中唯一合適的人選非道正莫屬,希望你能不負重託,再立新功。”

唐道正眼神一黯,無奈地應道:“末將必不負大將軍所託。”楊誠的話說得冠冕堂皇,實際上卻是將他打入了冷宮。組織關中富戶捐錢捐物並安撫人心,說起來倒還真不算件小事。但這個功勞是可大可小,而且還要夾在楊誠與關中富戶之間左右為難。他這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要讓富人們拿出自己的財富談何容易,更何況經過叛軍的洗劫,除了內城外,關中幾乎已經為之一空了,而內城中居住的人有幾個是他能得罪得起的。若想不得罪這些人,那他又在楊誠這裡交不了差,同樣日子不好過。

而更讓他心灰意冷地是,楊誠此舉無疑已經將他踢出了平叛的名單。籌錢地事就夠難辦的了,而安撫人心之事更不是朝夕可成的,就算一年半載也未必能成。等到那個時候,平叛這樁大事恐怕已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