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2 / 4)

小說:神箭傳說 作者:莫莫言

。雖然會留下一些隱患,不過是因為自己無法保障錢糧的供給,而影響了楊誠平定戰亂的行動,任何事情都成了空談了。

“鑄錢就鑄錢,不過不能太多,就兩州一年地賦稅。”說完張識文轉向老程問道:“軍械營方面有沒有問題。”以現在兩州官府地信用,鑄出的錢不怕用不了,不過他也知道這是個無底洞,若是重蹈了朝廷之前地覆轍,那他們這幾年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局面恐怕就要完全毀掉了。

“這個再簡單不過了。”老程拍著胸脯說道:“給我一兩天,保證可以鑄出錢來,半個月就可以在兩州全境流通!”他倒不是誇口,以軍械營現在的規模和實力,再加上打造農具和兵器地高峰期已經過去,只要拿出小半工房,便足可以滿足需要了。況且這些年交州的鐵礦、銅礦不斷增加,材料上根本不用他費半點心。

“頂罪的事當然用不著你了。”楊誠起身與張識文並肩而立,正色說道:“識文一會兒就擬好通告,會後就讓大家帶回各郡,三日後通告所有百姓。要做我們就要把它做好,成色方面老程一定要把好關,可不要輕易讓別人仿製了。”朝廷的錢幣現在淪為廢鐵,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假幣氾濫,特別是以前三大家族,私底下擁有的造幣廠規模甚至比朝廷的還要大。

“有事當然是大家一起擔著了,我想在座的誰都不會有異議吧!”吳嘉火大聲說道,看著著紛紛應和的眾人又轉向楊誠提議道:“另外我們也可以搞個錢引,那就更方便了。”

張識文等人不由微露驚訝,沒想到吳嘉火這一介武夫。腦袋竟然如此靈光,連他們都想不到的事情,竟然給他想到了。對於錢引他們倒還不陌生,前朝鼎盛之時,便有幾大豪門聯同各地的富商做過,而且還盛行一時。不過隨著朝廷地腐敗和家族間的鬥爭。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而且還引得無數中、小商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而到了大陳這一朝,由於歷代皇帝的打壓,豪門世家的興衰交替更加頻繁,能影響全國的大商家更受到朝廷的猜忌,對於需要強大財富和極高信用才能支撐地錢引,當然沒有出現的機會。

不過對於現在荊、交二州來說,這卻不是個多大的難題。交州商會與官府幾乎是連成一體的,信用自然毋庸置疑的;至於資金方面。雖然商會在楊誠和張識文的“壓榨”之下,連流動資金也少得可憐,但大多數人都是來交州收購東西的,資金的流入遠遠高於流出,在極高的信譽支撐下,倒是不難辦到。況且商人們也不會願意帶著大車小車地金銀到處走,只要安全有保障,此舉定然會得到他們的全力支援。

經過近一個時辰的商議,眾人終於將鑄幣和錢引之事定了下來。在楊誠的提議下,錢幣最終定名為“荊交通寶”。全銅鑄成,第一批將在半月內發行五百萬枚,可在兩州各地官府直接兌換金銀,五十枚兌換一兩白銀。除去材料和人工,府庫便可有七萬多兩白銀的進帳。雖然數量還遠遠不足。不過卻已經可以大大的緩解張識文的壓力了。

而更可觀的是錢引,商會和官府聯手之下。分別在南鄉、西陵、江夏三處進出荊州的要道設定兌換處。所有進出荊州的商旅都可在此兌換,金銀是自願兌換與否,不過荊交通寶卻折換成金銀或錢引。不得帶出。雖然金銀兌換錢引要收取一定地費用,不過卻並不高,特別是那些大筆交易的商人,只堪當其運輸的費用而已。按目前兩州的交易情況,僅此一舉便可帶來不小的收入,更不用說因此可以擁有充足地流動資金而形成地效益。

商議結束之後,眾人都是鬆了一口氣,雖然頂著造反大罪的危險,不過僅是保守地估計,便可以渡過原本一直要到糧食豐收後才能緩解的財政危機。有著如此大利,冒點風險也是值得的。更何況荊州軍在今後地平亂之戰中定能立下大功,就算將功抵過,朝廷也會太過怪罪他們的。對於荊州軍日後的表現,在場的倒沒有任何一人懷疑過。

“後方總算安定了,接下來便是平亂之戰了。”楊誠回到上首坐下,正色說道:“雖然在坐的有大部不會直接參戰,不過也應該讓大家瞭解天下現在的形勢。以後每隔十天,也會有邸報送到各郡縣,通報最新的變化,以免流言蜚語擾亂民心。晉根,有勞你了。”雖然現在荊州基本平定,不過畢竟這次叛軍的實力不容忽視,荊北的一些地方更有接臨前線,再加上各地的商人往來於此,口耳相傳之下,流言自然不會少。雖然在鐵嚴華的協助下,兩州的輿論幾乎多是站在自己這邊,不過楊誠卻不敢有絲毫的大意。洛陽來荊州幾乎沒有什麼阻礙,就算三家不再派大軍前來,只怕搗亂、破壞是免不了的。

張晉根再度站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