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部分(3 / 4)

小說:神箭傳說 作者:莫莫言

第七卷 第十一章 荊襄之戰·十一

倒也真是難為顧良洪了。”楊誠悠閒的坐在土坡頂端雖然事前並沒想到顧良洪會以此方法渡河,不過遍佈漢水南岸的眼線卻立時發現了江北的動向,是以顧良洪大舉渡河的序幕剛一拉開,便有人飛報到楊誠處。不過顧良洪倒也是做足了準備,此處離襄陽城不過二十里地,待楊誠聞訊趕來之際,竟已有近兩千先頭精銳在河岸結成防禦陣式,即使楊誠想要半渡而擊,也必將付出不小的代價。

吳振翼微微蹙眉,雖然這月餘來他一直都在緊張的佈置著襄陽的防務,但卻也沒想到兗州軍甫抵樊城,水師僅剩一艘戰船之際便立即發起渡河之舉。他本還抱著僥倖之心,以為可憑藉一戰立威的靖海營使得顧良洪投鼠忌器,雖不致於放棄進攻襄陽,卻也可以讓他有更多的時間準備。荊北戰火一起,大量百姓隨之南逃,平日僅有軍民五萬的襄陽城,現在卻足足容納了十五萬之眾。若不是潘澤海老練幹達,只怕不用顧良洪來打,襄陽城便要亂成一團了。

饒是如此,襄陽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原來的駐軍由於太過鬆散,而且痞氣難改;將領間又是派系林立,且多有不法勾當,令楊誠極不滿意,乾脆便全數解散了。吳振翼接手之際,整個城中的可用之兵僅百餘新徵捕役而已。經過月餘的精挑細選,現在也不過湊足三千之數,真正可戰之兵尚不足一千。想到這裡,吳振翼不無憂慮的說道:“大人,不如……”

楊誠自是明白吳振翼的意思。半渡而擊,將兗州軍拒之江北。對於現在的襄陽來說無疑是最為有利的,不過他心中卻有另一番主意,當下不答反問:“你猜猜,顧良洪此次會花多少血本來取襄陽呢?”

“血本?”吳振翼略一沉吟,旋即明白過來。數以千計地樹木順流而下,將整個江面完全堵塞。使得下游的靖海營兩三日之內無法揚帆北上。以現在江面上往來穿梭的木筏數量來看,足以讓兗州軍可以從容地完成渡河行動。待到江面完全暢通,顧良洪足可以將五萬大軍送至南岸。不過這種形勢無法持久,樹木的砍伐、運輸對人力的消耗極其巨大,饒是樊城駐軍十萬,這也幾近其極限了。三日之後,不管顧良洪願不願意,他也只能坐看靖海營的戰艦封鎖整個江面。這支渡河地部隊,實有一去不回之勢。一旦戰敗,便真有血本無歸的危險。

“顧良洪若想在三日之內取下襄陽,恐怕會派出三萬左右的大軍。”吳振翼肯定的答道。荊北隱藏的各路荊州軍同時現身,令顧良洪不得不分出精力小心應付。短短數日之內砍伐、趕製出數量龐大的樹木和木,沒有四萬人以上的部隊日夜不停趕工根本就不可能。而這些部隊士兵若不經過數日的休整,根本無法恢復戰力,能分出三萬人攻打襄陽已是他現在最大的極限了。更何況一旦靖海營再度封鎖江面,渡河地部隊便沒有了補給的來源,數萬人的糧草也足以讓顧良洪頭疼了。別看他現在渡江的規模如此宏大,不過要把三萬人及三萬人數日的糧草同時運過來。單憑這些趕製的木筏,也是極不容易的了。

楊誠笑著點了點頭,望著遠方的江面說道:“以我們現在的實力,能阻止兗州軍渡河嗎?”

吳振翼搖頭回道:“恐怕……不能。”楊誠叫讓他一道趕來,除了他們二人外。便只有楊誠的親衛軍五百人。雖然俱是精銳中地精銳。不過要想正面硬憾這兩千結陣以待的兗州軍,恐怕並非易事。更何況每隔半個時辰。兗州軍便有千餘士兵渡河,在其源源不斷的兵力補充下,勝敗幾乎沒有任何懸念。不過做為襄陽城防的統帥。他卻不願眼睜睜的看著敵人安然渡河,而自己只能一旁窺視。“難道我們就在這裡乾瞪眼?”吳振翼心有不甘地問道。

“振翼是個聰明人,當知何時是最好地時機。”楊誠淡淡的說道,一副視其無物地樣子。吳振翼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沉吟不語。從涼州來荊州,雖然時日尚短,卻讓他有了極為深刻的感受。在涼州時地面和心離與荊州的上下一心直有天淵之別,特別是做為主帥的楊誠,面對來勢洶洶的數倍敵軍卻一直能保持沉著、鎮靜,處事不驚。這一切讓他忐忑不安的心也漸漸平靜下來,襄陽已讓他視為己家。

渡過漢水的兗州軍越聚越多,到黃昏之時已足有一萬五千餘人,護衛戒備之隊也擴充至五支千人隊。荊州軍雖然一直沒有出現,卻並沒有令渡河的部隊有絲毫的鬆懈,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令將士更生緊張之心。恐怕他們也不會想到,整個渡河的過程中,竟然沒有一個敵人的身影出現。原本以為會在河灘發生一場惡戰的計劃落空,反而令他們不安起來,周圍山丘上隱隱約約的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