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太祖當初不僅僅讓人編纂了《女誡》防止後宮干政,而且洪武皇帝訂下的規矩,內廷的太監與外廷的官員是不能互相交接的。此舉是為了保持朝廷的政體清肅,既不讓太監干政,亦不讓外廷官員干預皇室私事。有違例者,輕者貶黜,重者剝皮。”
第三百零八章
說到後宮干政的時候,我故意將目光瞟往了李太后的方向,這讓她的臉色十分的不自然,這次雖然說是萬曆皇帝犯錯在先,可是說起來卻也並不至於廢黜,李太后氣憤之下的決定就顯得有些撈過界了,有些後宮干政的意味。
李太后點點頭,說道:
“先生所說的這些,咱都知道,平時也都約束手下那些人照做。”
我揚了揚手中的疏文,開口說道:
“可是在疏文中,卻有‘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這麼一句,張大人居然提出宮府一體的話,而且申明‘此後不敢以外臣自限’。若準了這奏疏,就等於是往皇上的身上多加了一道制箍,弄不好還要出現以君諛臣的事情,皇家的顏面何存,皇上的威嚴何在?”
“咱雖然太后,可是皇上的事情咱也不能總盯著,多一個人管著,皇上也許就能夠少做一些錯事。”
我嘆了一口氣,看來李太后雖然覺察出了自己處理的不合適,可是卻並不想改變什麼,思來想去,我還是開口說道:
“傷口上撒鹽,太后就不怕因為這件事情皇上心灰意冷嗎?”
李太后肅容說道:
“咱在乾清宮陪了皇上六年,每時每刻都在教導他端正操守,做一個正人君子,他好像都聽進去了,也的確認真履行。為啥咱一離開乾清宮。他就變了?人叫不走,鬼叫飛跑!咱還健在,他就敢這樣,若長此下去無人管教,他豈不越發驕奢?這件事情就算是給他點教訓。”
聽到李太后如此明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我知道就算自己費盡口舌,恐怕也不能讓李太后改變注意了。而且這件事情現在鬧得沸沸揚揚的,就算是李太后撤回原來的旨意,可是事情已經鬧開了,補救也沒有什麼效果了。
所以我只好有些無奈地說道:
“臣明白太后的良苦用心了。”
聽到我這麼說,李太后滿意的笑了笑,然後開口說道:
“你和張家的恩怨,咱知道的一清二楚。”
我看了看李太后。回答說道:
“臣和張大人雖然有些恩怨,可是臣所言卻絕對是就事論事,當年永樂皇帝設立司禮監就是為了制衡內閣,可是現在的情況卻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馮公公和內閣首輔張大人兩個人私交甚密,臣竊以為這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雖然和李太后有過密的來往,不過我卻並不認為自己能夠給她帶來多大的影響。看到李太后對我的話有些不以為然,所以我也就沒有過多說些什麼。
最後的一番話,能不能讓李太后對張居正和馮保起到戒心,我想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權臣專權自來是帝王所忌諱的。現在李太后的家中只有一個貪財吝嗇的父親還有一個不成器的哥哥,想要把握朝廷的大權只能依靠張居正和馮保,我的話根本就不會被李太后放在心上,反之如果李太后真地和表現出來的那樣是真心為了自己的兒子,那麼她就一定會對張居正和馮保留心。
雖然說李太后當時沒有說些什麼。可是第二日我就接到了宮中傳來的訊息,馮保將小皇帝所在的乾清宮的內侍都給撤換了,可是緊跟著李太后卻將乾清宮的大多內侍都進行了一番的考察,然後找了些藉口。將真正守在小皇帝身邊的人都調換成了自己身邊得力的人。
六年的時間,讓張居正將整個朝廷整治的看起來欣欣向榮,雖然還有不少的官員都在暗中進行著這樣和那樣的活動,不過整體上來看,太倉比起隆慶年甚至比嘉靖年間都要充裕,這不得不說是張居正的功勞。
李太后大怒之下要廢黜萬曆皇帝的事情,在張居正代筆的《罪己詔》刊登後也算是搞了一個段落,我也終於能夠從中脫身了。
回到了藏香閣,坐在椅子上面,有美人作伴生活自然是快樂無邊了,萬曆皇帝的事情是結束了,馮保和張居正大獲全勝,皇宮中馮公公的權勢前所未有的膨脹,外面張居正也是過的逍遙自在。
不過快樂的生活,我卻並沒有享受多久,等小皇帝的事情結束以後已經到了十一月多了,算了算時日,我最終還是決定要趕回到鏡湖島上面去過年,蝶仙因為特殊的身份,所以也就不用隨行了。
謝蝶仙成為了天下花魁,是那些自明風流的才子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