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太平公主 作者:打死也不說

時,已是十二月,有關官員已在泰山山頂築好登封臺,在山南筑圓壇,在社首山築方壇。第二年正月,高宗登泰山祭天地。高宗首獻,武后率後宮眷屬亞獻。先獻豪華禮物,再唱歌跳舞,搞得很隆重。可大臣們覺得滑稽,因為從來沒有女人出席過這種典儀。

封禪的最後議程是高宗登朝覲臺,接受百官朝賀,宣佈大赦,改元乾封,文武官員都得到晉升。全朝上下,皆大歡喜。而其中最歡喜的要數武后,因為她參與封禪大典是自古以來共七次中皇帝帶著皇后參加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其次快樂的就算太平公主了,因為父皇母后忙於慶典,完全放鬆了對她的管教,她便放心大膽地與二桂做遊戲,她覺得比上次逗鳥逮蟈蟈好玩得多。

最不開心的當數二桂,在正值當男人的年紀才發現自己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男人。他很悲哀,他盼望有人能解救他。誰呢?他首先想到的是爸爸。

第四章 宮裡多了個小道士

吐蕃國王向大唐王求親,要娶“中國小仙女”太平公主為媳。武后說:“她已出家了。”頓時,宮牆邊就多了座道觀,一個小道士跪在八卦蒲團上心不在焉地誦讀經文。

東都洛陽的城市建設規模、皇宮的豪華高大程度都遠不及西京長安,但洛陽的好處在於它有條洛水河,河水穿城而過,它的支流流進皇宮,彎彎曲曲在御花園裡繞圈子,不僅為皇宮增添了許多迷人的景色,也為宮牆內外增添了許多迷人的故事。

最迷人的莫過於書生於佑的愛情故事了。

一天傍晚,進京趕考的青年書生於佑在御河邊散步,洗手時拾得一片寫有詩句的桐葉。詩曰:

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

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

於佑是個風流浪漫小有名氣的詩人,他估計這詩一定是位長期幽閉深宮的佳麗所寫。詩人總是愛幻想的,他想象她的美麗,她的風韻,她的才情,想著想著,不能自己,便大膽地和詩一首,也寫在桐葉上,把它放在御河上游,使其流入宮中。詩曰:

鶯啼柳絮飛,佳人斷腸時。

葉上寫紅怨,題詩寄與誰?

放了詩葉,於佑有空就到下游御河邊徘徊,盼望那位不知名佳麗的迴音。

迴音果然被他盼到了,大概十多天後,於佑在御河邊拾到一張題有詩句的桐葉,上面寫道:

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葉,盪漾乘春取次行。

讀了這首詩後,於佑一片痴情地在御河邊轉游,他盼望還有什麼奇蹟出現。

奇蹟果然又被他盼望到了。

那年,禁宮中開銷出數十名宮女,“使各適人”。其中一郝姓女子因無家可歸,便暫住格陽同姓郝冰家。於佑因被紅葉詩相思所苦,連年考場失利,也依附在郝冰家。郝冰見二人才貌相當,便從中撮合,使他們成了夫妻。

婚後,於佑偶然發現郝氏珍藏的一片題詩桐葉,正是自己當年從御河上游放下的那片,便取出自己珍藏的兩張示與郝氏,郝氏一見便認出是自己所寫。兩人面對詩葉感慨萬端,從此夫妻倍加恩愛。

這個浪漫的紅葉題詩愛情故事,在宮牆內外暗地裡流傳著,二桂聽了卻從中受到啟發。

這天,他找了片桐葉,上面畫了個小小的烏龜,悄悄放進御花園的河水中,任其向外流去。那葉片飄走了,他心底卻留下一片希望。

他天天藉故到御花園的小河邊去,盼望能拾到一片隱藏著他想得到的那個資訊的樹葉。

皇天不負有心人。那天,他拾到一片畫有一隻大烏龜的樹葉,一看,便知道是父親畫的。他忙把它揣在懷裡,連夜在大烏龜旁畫個小烏龜,還歪歪斜斜寫了一行字:“初三三更月亭救兒。”第二天,他把那片樹葉放入河中,便滿懷信心地等待著,他相信父親一定會去找金術士,他們一定會想出救自己的辦法。

當二桂再次在河裡撈出一片畫有大烏龜的樹葉後,他已醞釀成熟了一個可怕的計劃:他不僅要跑,永遠擺脫這不人不鬼的痛苦生活,他還要報復,要殺人,殺掉那個毀了他一生的壞丫頭。

他計算著日子,初三越來越近,他細心地準備著,察看進出的通道,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畫在心裡。

初三這天晚上,天氣晴朗,星光燦爛,一彎新月在天邊露了下臉,就害羞似地隱去了。偌大一座皇宮漸漸安靜下來,除了遠處的更鼓聲外,萬籟俱寂,偶爾也有一、兩聲蛙叫蟲鳴,反倒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