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
哪一個敢碰一碰二位賢弟,嫂嫂和你們以死相拼!“
幾位總兵立時鬆開手,刀劍入鞘,悻悻離開了靈棚。柳迎春轉過臉來,向四人賠禮:“他們太魯莽了,四位賢弟受驚了。恕他們無知,要怪就怪嫂子我吧!”
羅通搶先說道:“此事不怨眾位兄弟,只怪我二人不該來請大哥。我二人若是不來,大哥也不會憂慮過度,暴病身亡。
眾兄弟就是殺了我二人,我二人也死而無怨!“
“嗐,事到如今,就別提怨誰了。”柳迎春長嘆了一聲說,“生死乃命中註定。人都是生有處,死有地。我看仁貴是沒福氣呀!他小時喪失父母,受盡飢寒之苦;投軍後,血戰疆場,出生入死,被張士貴害得多年不見天日。後來,當上了兵馬大元帥,不想又被李道宗陷害。雖然沒死,可也被扒了一層皮,真夠慘的啦!他被罷官之後,回到絳州,說起來,我們全家都挺高興。可是,剛吃上幾天太平飯,不想就得病死去。臨死之前,他總自言自語地念叨:”我對不起秦懷玉和羅通二位賢弟呀!‘我見他少氣無力,命在垂危,才把眾總兵請來。仁貴總是念叨那句話,別的什麼也沒講,就含淚死去了。幾位總兵哭得肝腸欲斷,問我:“大哥為什麼總唸叨那句話?’那時我把西涼造反,二位賢弟來請他的事說了出來。所以,他們見了你們二位,一氣之下,差一點兒傷害了你們。
這錯都錯在嫂嫂身上,你們千萬別往心裡去。“
周青、王茂生、梁好友也趕來相勸一番,然後把四人讓到前廳。柳迎春叫人準備酒宴,四人連忙推辭。秦懷玉說:“嫂嫂,我們不餓,您準備給大哥哪天出殯?”
“嗐,按理說應多放些天,可是,我們母女與十位賢弟出來進去看著棺材特別傷心,因此商議了一下,打算再過幾天就把靈柩運回大王莊安葬。”
羅通、秦懷玉、尉遲寶林、尉遲寶慶四個人商量了一下,尉遲寶林說:“嫂嫂,能不能等我們幾天,我們弟兄回朝面君,請求萬歲傳旨,給我大哥金頂玉葬,死後追封。”
“多謝各位兄弟的好意,不必了。他是一個被罷官的,萬歲是不會準本的。再說,人已經死了,金頂玉葬追封都沒用了。”
“不,嫂嫂,一定要等我們回來再出殯。我弟兄盡力而為,即使辦不到,我們也要返回來,將大哥的棺槨送回大王莊。”
柳迎春感到不好再推辭,只好點頭答應。四個人馬上要動身離去,柳迎春說:“你們吃完飯再走不遲。”
四個人說:“嫂嫂,我們實在吃不下去,馬上動身!”
柳迎春、王茂生、梁好友、薛金蓮、周青等將四人送到府門外。四個人馬上帶領隨從,揚鞭而去。他們心急如火,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回長安城。
一天晚上,他們到了京城,各自回府。第二天早晨,上殿面君交旨。李治和文武群臣一看這四位個個愁眉苦臉,就知道沒請來薛仁貴。李治問道:“四位愛卿,你們去絳州請沒請來薛仁貴?”
四位急忙奏道:“萬歲,薛仁貴去世了。”
這句話一出口可非同尋常,殿上君臣立時呆呆發愣,好象連喘氣也停了似的,一點聲息也沒有。片刻過後,李治強抖精神問道:“他怎麼死的呀?”
羅通把二請薛仁貴的經過詳詳細細說了一遍。尉遲寶林接著奏本,請求天子賜恩,追封薛仁貴並金頂玉葬。
李治聽完,心裡琢磨:徐懋功說,西征非得薛仁貴掛帥不可。可是,薛仁貴已死,這如何是好呢?
文武群臣聽完之後,除了徐懋功和程咬金之外,不是眼噙淚水,就是淚水落地,都哭了。
徐懋功聽到噩耗先是一愣,稍過片刻,便神態自若,若無其事。
程咬金年歲已大,平時不上朝,昨晚聽他孫子說,秦懷玉等人回來了,今天特意上朝來聽聽請沒請來薛仁貴。他聽到薛仁貴去世的訊息,心裡琢磨:仁貴是個血性硬漢子,蒙受一身冤屈,他若是帶著冤屈而死,死都不能瞑目。再說,他疾惡如仇,憂慮的是能不能早一點兒洗冤雪恥;他並沒有對不起羅通和秦懷玉的地方,怎麼會因他倆而憂慮過度呢?即使他得了重病,臨死前也只會大罵李道宗,絕不會說他對不起羅通、秦懷玉。
我太瞭解薛仁貴了,這裡面肯定有假,薛仁貴不可能死!
程咬金做出了這樣的推斷,所以不但沒哭,反而發出一陣笑聲。
文武百官聽到這笑聲都愣怔了,尉遲寶林氣憤不過,問道:“盧國公,您與薛仁貴有仇?”
“沒有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