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一聽,大為興奮,忍不住全都站起身摩拳擦掌,先期派出去搜尋倭寇的周文淵已經接敵,要不是都明白大軍急行軍一日很疲勞,只怕都要主動請纓的。黃浩卻笑呵呵地望著凌嘯,他知道,只有勤王軍這全是騎兵的軍隊可以擔當助戰的任務。
“黃浩聽令,你率五千輕騎,火速趕往雄江鎮助戰,不要蠻幹,圍起來,等候大軍前來,爺要慢慢地玩死他們!記住,你和周文淵加起來是一萬勤王軍,要是還留不住他們,你自己看著辦!”
周文淵和萬良雄兩人卻一點都不想留給凌嘯去玩,只因為,這些敵人的喪心病狂,只要是個人,就忍不住想親身去把他們捅得體無完膚!
兩人受命出來尋找倭寇,原以為還要深入敵境,弄不好就可能困入上十萬討逆軍的包圍之中,雖說那都是烏合之眾,可要是不下死力拼殺,搞不好蟻多咬死象,但殺狠了,又怕凌嘯怪他們太過殘民。所以,兩人定下的策略是,先走沿江,到了黃龍崗再走山路折向古田,繞到延平城東翼,在出其不意的猛攻中試探出倭寇所在方位,他們始終相信一點,敢於潛進中國腹地的倭寇,不是精銳,也不會戰鬥力很差。
但事情往往出乎人們的預料。倭寇不僅不在延平府城,而且他們差的不是戰鬥力,是人品!
萬良雄雖率領的是凌嘯的親兵,但他久在軍旅,指揮頗有章法,五百親兵被他一聲令下,全部換上了百姓的衣服,分散在五里的範圍內沿江探路,江中屍首飄下的時候,他們已經到了閩清,等見到更多的屍首之時,他們就碰上了敵人的斥候,不過,可惜的是,敵軍斥候是業餘的,一通縱馬追趕,膘肥體壯的塞外良馬,還是很輕鬆地追上了本地土馬。
得知有五千敵軍正往水口前進,萬良雄大吃一驚,一方面派人通知後面十里的周文淵,一面帶著親兵趕到雄江鎮。
雄江鎮江堤卻是一派水利勞動的熱火場面,上千的火把照得通明如晝,看得匍匐在草叢中勤王軍勃然大怒。近三千人荷槍實彈作為監工,兩千多蓬頭垢面的雜色服飾者,正用鐵鍬鋤頭開始揮汗如雨地挖江堤。
操他***,他們竟是要水淹閩清縣!
本鄉土生土長的萬良雄驚懼萬分,這盛夏水漲的時候,灘多流急,閩江水猛那可是全國有名的,一旦決堤,洪水衝蕩之下,雄江鎮以下,只怕是一片沼國,百姓即使逃過了洪水,也逃不過牲畜死屍引發的瘟疫!
第兩百六十章 死有餘辜
“久阮桑,你是我最看重的家臣,可你真讓我失望。早就叫你事事統籌好,想不到你卻顛三倒四,你看現在這江中屍體臭氣熏天,臭得這幫傢伙都挖得有氣無力,弄不好到天亮還不能刨開!你要知道,我這次力排眾議爭取到這個機會,關係到能否攻打朝鮮的大計,如果搞砸了,我可能會失去嗣位,就是你也得要切腹!”
數落伊藤久阮的是一個青年矮子,穿著漢服,卻長得拖地,樣子十分的滑稽好笑,可伊藤久阮卻不敢笑。因為這個矮子中的矮子,就是自己的主子,也是德川綱吉將軍的養侄子德川家宣!
“嗨!世子請放心,我馬上去催促挖掘進度!”伊藤久阮。恭敬地折腰鞠躬,迅速帶領倭兵殺氣騰騰地向施工處衝去。
江戶幕府傳到第五代,已經是進入了一個發展壯大的階段,可家宣卻是一個能看到隱憂的人。在他的觀察之中,幕府的根基就在農村,但藩主武士階層日益向城鎮*攏,奢華索求愈發無度,現在農民已經被壓得不堪重負,反叛此起彼伏,雖是可以很快鎮壓下去的小患,可聽之任之下去,不是好辦法。近百年的和平統一,人口暴漲膨脹,也讓地少人多的壓力日益凸顯,這一切都使得家宣很想尋找一條出路。
無意之間,他得到了一封信,被祖先打敗的豐臣秀吉寫給家臣地信。“征服朝鮮拓疆拓土。”但豐臣秀吉的慘敗也提醒了他,強盛大唐的影子所罩之下,任何針對朝鮮的軍事行動,都是莫大的冒險,除非是大陸出現南宋年間南北百年對立,否則幕府毫無機會。
本已經心灰意冷的德川家宣。卻碰到了一度流亡扶桑地知無堂大堂佬張略,這讓他的心裡嘭地一聲燃起了熊熊烈火。南宋年間的最佳時期已經錯過,難道我德川幕府就不能借助知無堂,再製造出一個南宋百年戰亂?
“萬一資助知無堂成功,達到南北長久對峙的局面,呵呵,大唐是無暇顧及到彈丸朝鮮的。可就算是知無堂造反不成功,他清朝康熙又能奈我何?須知道,強如蒙古忽必烈,被我國天照大御神神風一刮。也只能是十一萬大軍葬身日本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