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透過小麥與天然牧草的雜交來培育一種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呢?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李振聲:民謠“要吃麵,種小偃”的背後(6)
李振聲在研究中發現,傳統的近親雜交選育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條鏽病,而一種野生的長穗偃麥草具有非常好的抗病性。於是,李振聲萌發了這樣一個想法,設法把草的抗病基因轉移給小麥。
事實上,我們今天吃到的小麥,就是最原始的一粒小麥先後和擬斯卑爾脫山羊草、粗山羊草,經過兩次天然雜交和長期的自然選擇及人工選擇進化來的。但小麥經過數千年的人工栽培,如同溫室裡的花朵,抗病的基因逐漸喪失;而野草卻因抗病性和抗逆性非常強,在自然選擇中得以生存下來。
透過對小麥歷史的研究,李振聲更加堅定了這一想法。李振聲的想法就好比為牧草和小麥進行特殊的“婚配”,讓小麥的後代獲得草的抗病基因。“好比為小麥找一個牧草丈夫,因為是遠緣,就像馬和驢雜交的後代騾子沒有生育能力,所以讓小麥的後代獲得草的抗病基因,難度非常大。”在採訪中,李振聲彷彿在給記者上起一堂科普課。
所幸的是,李振聲提出的透過遠緣雜交將草的抗病基因轉移給小麥、選育永續性抗病小麥品種的設想,得到了植物學家聞洪漢和植物病理學家李振歧的支援。為解決小麥條鏽病這一世界性的難題,李振聲另闢蹊徑,對遠緣雜交開始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經過20年的努力,他帶領課題組克服了小麥遠緣雜交品種後代不育、瘋狂分離等難題,將偃麥草的抗病基因轉移到小麥當中,育成小偃麥八倍體、異附加系、異代換系、易位系和小偃4號、5號、6號、54號、81號等小偃系列小麥新品種,其中僅小偃6號就累計推廣1.5億畝,增產糧食40億公斤。小偃系統衍生良種70多個,累計推廣面積大概在3億畝以上,增產小麥超過了75億公斤。於是,陝西關中農村流傳開了這樣一句民謠:“要吃麵,種小偃。”可是,李振聲則笑言:“我們今天有吃有喝真得謝謝老天爺,謝謝大自然,也要謝謝小草。”
農民的兒子最喜歡去的地方是農村
可是,在當時能堅持進行遠緣雜交研究並不容易。李振聲在1964年的社教運動中就曾受到過批判。“因為遠緣雜交已進行了8年還沒有育成品種,所以受到研究工作脫離實際的批判。這個課題,雖然受到批判而未被砍掉的原因,主要是在工作開始的時候我有一個遠近結合的計劃。就是在決定開展遠緣雜交研究時,我感到沒有把握,怕不成功,所以就同時開展了常規的小麥品種間雜交育種工作,到1964年我選育的生選5號、6號已開始在生產上推廣應用。因此,工作隊最後說,他畢竟已有兩個品種在生產上發揮作用了,不能說他的工作都是脫離實際的。這樣才算過了關。”
在1964年,小麥成熟前連續40天陰雨,到6月14日天氣突然暴晴,一天的工夫讓幾乎所有的小麥都青幹了。“我們1000多份雜種中除小偃6號的‘祖父’小偃55-6和長穗偃麥草之外,其他全部青幹了。而它仍保持著金黃顏色,這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材料,我們抓住這個材料又經過兩次雜交,育成了一個具有相對持久的抗病性、高產、穩產、優質的小麥新品種———小偃6號。”李振聲說,對雜種的鑑定與篩選有時要靠機遇與細心的工作。
李振聲剛從北京到楊凌時,曾選育出過小偃4號、5號。李振聲早年課題組成員李璋說:“在小偃7014(6號組合)出來的時候,為了區別也便於農民記憶,李老師給它命名為小偃6號。他告訴課題組,誰要是選育出超千斤的品種,就叫小偃1號。”
到了1969年,姚文元寫文章說,知識分子學農的不會種田,學工的不會開機器,學文的不會寫文章,必須接受工農兵的再教育。“文章發表後,我們有5位同志就被下放陝西寶雞縣寧王公社聯合大隊(現寶雞市陳倉區陽平鎮聯合村)去蹲點,接受農村再教育———開始主要是參加勞動。”
紅薯皮薄,含水量高,不易貯藏,管理不好常常爛窖。一天,聯合四隊隊長陳子恆的父親找到李振聲說:“你懂不懂紅薯儲藏?我們隊上的紅薯爛得很厲害,你來看看。”李振聲笑了笑,說:“我也不敢說一定能解決你們的這個問題,不過我還了解一些,可以試試。”
李振聲:民謠“要吃麵,種小偃”的背後(7)
接受採訪時,李振聲說:“紅薯儲藏的原理不復雜,第一是控制適宜的溫度,一般10到15度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