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2 / 4)

不了了,在這種生不如死的環境中,他選擇了自盡,結束自己的生命。

薩爾滸大戰就此結束,此戰明軍大敗,死傷將領共計三百一十餘人,士兵死傷四萬五千八百七十餘人,財物損失不計其數。

訊息傳回京城,萬曆震怒了。

我說過,萬曆先生不是不管事,是不管小事,打了這麼個爛仗,實在太過窩囊。

覺得窩囊了,自然要找人算帳,幾路總兵都死光了,自然要找楊鎬。

楊鎬倒是相當鎮定,畢竟他的關係搞得好,自他回來後,言官彈劾不絕於耳,但有老上級兼老同黨方從哲保著,他也不怎麼慌。

可這事實在是太大了,皇帝下旨追查,言官拼命追打,特別是一個叫楊鶴的御史,三天兩頭上書,擺明了是玩命的架勢,那邊努爾哈赤還相當配合,又攻陷了鐵嶺,幾棍子掄下來,實在是扛不住了。

不久後,他被逮捕,投入詔獄,經審訊判處死刑,數年後被斬首。

責任追究完了,但就在追究責任的時候,努爾哈赤也沒歇著,還乘勢攻下了全國比較大的城市——鐵嶺。

至此,遼東北部全部被努爾哈赤佔領,明朝在遼東的根據地,只剩下了瀋陽和遼陽。

看上去,局勢十分危急,但事實上,是萬分危急。

薩爾滸之戰後,明軍陷入了徹底的混亂,許多地方不見敵人,聽到風聲就跑,老百姓跑,當兵的也跑,個別缺德的騎兵為了不打仗,竟然主動把馬餓死。

而由於指揮系統被徹底打亂,朝廷的軍餉幾個月都無法發放,糧食也沒有,對努爾哈赤而言,此地已經唾手可得。

但他終究沒有得到,因為接替楊鎬的人已經到任。他的名字,叫做熊廷弼。

熊廷弼,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傢伙。

熊廷弼,字飛白,江夏(今湖北武漢)人,自小聰明好學,鄉試考中第一,三十歲就成為進士,當上了御史。

可此人脾氣太壞,壞到見誰和誰過不去,壞到當了二十年的御史都沒升官。

他還有個嗜好——罵人,且罵得很難聽,後來連他都察院的同事都受不了,壓根不搭理他,基本算是人見人厭。

但如果沒有這個人見人厭的傢伙,相信明朝差不多就可以收攤,下場休息去了。

萬曆四十七年(1619),薩爾滸大戰後,在一片混亂之中,新任經略熊廷弼帶著幾個隨從,進入了遼東。

他從京城出發的時候,開原還沒有失陷,但當他到達遼東的時候,連鐵嶺都丟掉了。

等他到達遼陽的時候,才發現,明朝僅存的瀋陽和遼陽,已幾乎是一座空城。

他命令下屬前往瀋陽,穩定局勢,叫來一個,竟然嚇得直哭,打死都不敢去,再換一個,剛剛走出城,就跑回來了,說打死也不敢再走。

於是熊廷弼說:

“我自己去。”

他從遼陽出發,一路走一路看,遇到逃跑的百姓,就勸他們回去,遇到逃跑計程車兵,就收編他們,遇到逃跑的將領,就抓起來。

就這樣,到瀋陽的時候,他已經集結了上萬平民,數千名士兵,還有王捷、王文鼎等幾位逃將。

安置了平民,整頓了士兵,就讓人把逃將拉出去,殺頭。

逃將求饒,說我們逃出來已經不容易了,何必要殺我們。

熊廷弼說:如果不殺你們,怎麼對得起那些沒有逃跑的人?

然後,他去見了李如楨。

李如楨是鐵嶺的守將,但後金軍隊進攻的時候,他卻一直呆在瀋陽。

不但一直呆在瀋陽,鐵嶺被敵軍攻擊的時候,他連救兵都不派,坐視鐵嶺失守,讓人十分費解,不知是反應遲鈍,還是另有密謀。

熊廷弼倒不打算研究這個問題,他只是找來這位仁兄,告訴他:你給我滾。

李如楨當時還是總兵,不是說免就能免的,可熊廷弼實在太過兇惡,李總兵當即就滾了,回去後又捱了熊廷弼的彈劾,最後被關入監獄,判處死刑(後改充軍)。

至此,一代名將李成梁的光榮世家徹底完結,除李如松外,都沒啥好下場,連老家鐵嶺都被當年手下的小嘍羅努爾哈赤佔據,可謂是乾乾淨淨、徹徹底底。

在當年的史料記載中,李成梁的事蹟可謂數不勝數,和他同時期的戚繼光,幾乎完全被他的光芒所掩蓋。

但幾百年後,戚繼光依然光耀史冊,萬人景仰,而李成梁,卻幾乎已不為人知。

我知道,歷史只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