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軍防備鬆懈之時,徐海悄悄集結了他的精銳水軍,出其不意地發動了反攻,為了讓宗禮相信自己的柔弱,他退卻了三次,至此一舉收回成本,明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宗禮本人戰死。
這就是胡宗憲面對的兩個強敵,強悍的汪直、狡詐的徐海,要平息倭寇,必須除掉這兩個人。
可在仔細考量雙方實力之後,胡宗憲終於悲哀地發現,他根本毫無勝算。
汪直自不必說,這位土皇帝富可敵國,兵強馬壯,比日本諸侯還厲害,徐海雖然稍微差一點,但他極其狡猾,且精於水戰,憑藉明朝的海軍,要徹底消滅他幾乎是不可能的。
思前想後,胡宗憲對時局感到絕望了,然而此時,徐渭卻從容地告訴他,其實要解決這兩個人,並不困難。
這一次,胡宗憲沒有相信他的師爺,因為這句話實在太不靠譜。且不說這兩個人手下有上萬名武裝海盜,更重要的是,他們還佔據著一種特殊的資源——錢。
根據某些歷史學者統計,汪直的商業貿易額曾一度超過浙江全省的財政收入,海盜竟然比政府還有錢,到底誰是政府?
面對如此可怕的金融武裝集團,胡宗憲找不到任何自信的理由,在他看來,想戰勝這兩個對手,無異於痴人說夢。
“用武力是很難戰勝他們的。”徐渭點點頭,他同意胡宗憲的看法,“但要戰勝他們,並不一定要動用武力。”
不用武力?這幫人不遠千里來搶劫,莫非你請他們喝杯茶,給個紅包他們就肯走人不成?
“是的。”徐渭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縝密的計謀】
徐渭告訴胡宗憲,其實一直以來,他並不瞭解汪直,因為這位仁兄歸根結底,只不過是個生意人。
做生意的人,只求財,不求氣,汪直所想要的,並非大明江山,只不過是自由通商的權利。
“但是海禁是歷代祖制,我也無能為力。”胡宗憲只能無奈地嘆氣。
徐渭的臉上露出了狡詰的笑容:
“我並沒有說要給他這個權利。”
胡宗憲終於明白了徐渭的意圖,開放海禁是不可能的,但談判是可能的,兩者之間並不矛盾。談判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他們並不需要做出任何承諾。
“首先,我們必須與汪直取得聯絡,招他上岸商談。”
“但汪直呆在海外,且素與我們為敵,他怎麼肯來呢?”胡宗憲對此並不樂觀。
“你忘了嗎?”徐渭又一次露出了笑容,“他的母親和妻子在你的手上。”
自從汪直下海之後,朝廷就把他列入了黑名單,他的母親和老婆都被關進了監獄,已經吃了好幾年牢飯,胡宗憲隨即簽發了特赦令,把他們放了出來,不但好吃好住,還分給她們一套房子。
胡宗憲的想法很簡單,善待汪直的家眷,以顯示自己的談判誠意,但很快,他發現自己的想法過於簡單了。
釋放管飯分房是十分容易的,但在做完這些之後,胡宗憲才意識到一個重要的疏漏——怎麼讓汪直知道呢?
要知道,汪老闆雖然還是中國國籍,卻已移居海外,找倭寇帶話又不太靠譜,胡宗憲傻了眼,苦思冥想後他決定冒一次險。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一月,胡宗憲派出了他的使者蔣州、陳可願,他們的使命簡單明瞭:去日本,找到汪直,告訴他所有的一切。
這基本上應該算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海上交通安全且不說,即使到達日本,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地方,想找到一個人,談何容易。
但是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意料,兩人在日本九州成功登陸,見到了當地的大名(諸侯),很明顯,大明帝國東南總督的名號還是有相當威懾力的,日本土財主給了胡宗憲很大的面子,熱情招待了兩位使者。
不管事情辦成與否,白吃一頓總是好的,然而就在兩人狼吞虎嚥之際,卻聽到了這樣一個詢問:是否有興趣見見本地一個叫毛海峰的人。
那位無心插柳的日本領主剛說完這句話,就驚奇地發現,兩個原本一心一意努力吃飯的人立刻丟掉了筷子,連聲大叫道:現在帶我們去!
因為這是一個他們極其熟悉的名字,毛海峰,是汪直的養子。
蔣州和陳可願終於找到了要找的人,在毛海峰的引薦下,傳奇人物汪直第一次出現在他們的面前。
汪直的開場白是並不友善的,除了胡宗憲擋他發財,和他作對外,全家人被明軍殺光也是他大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