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是作戰負傷,具體情況也搞不清,就這樣吧。
無論如何,總算是打上來了,明軍的大旗插上了平壤的城頭,南城告破。
但這對於西城攻擊部隊而言,實在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南城之所以很好打,是因為西城很難打,日軍在城頭頑強抵抗,放槍、扔石頭、倒開水,導致明軍死傷多人,而明軍也打紅了眼,雲梯掀翻了再架,摔下來沒死的接著爬,爬上去的就舉刀和日軍死戰。
雖然南城被破,但平壤並不是個小城市,要從西城繞到南城,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兒,而且仗打到這個份上,對明軍而言,哪個門已經不重要了,砍死眼前這幫龜孫再說!
不過日本鬼子實在有兩下子,戰鬥力非常之強悍,也不怕死,面對明軍的猛攻毫不畏懼,無人逃跑,佔據城頭用火槍射擊明軍,如明軍靠近,則持刀與明軍肉搏,寧可戰死也不投降。就戰鬥意志而言,確實不是孬種。
由於日軍的頑強抵抗,明軍久攻不下,傷亡卻越來越大,小西門主將楊元帶頭攻城,被日軍擊傷,部將丁景祿陣亡。大西門主將李如柏更懸,腦袋上捱了日軍一槍,好在頭盔質量好,躲過了一劫(錦厚未至重傷)。
主將李如松也沒逃過去,由於他帶著二百騎兵四處晃悠督戰,目標太大,結果被日軍瞄上,一排槍過去,當場就被掀翻在地。
在李如松倒地的那一刻,在場的人都傻眼了,主將要是被打死了,這仗還怎麼打。
就在大家都不知所措的時候,李如松卻突然從地上爬了起來,並再次詮釋了彪悍這個詞的含義。
雖然摔得灰頭土臉,還負了傷——流鼻血(觸冒毒火,鼻孔血流),形象十分狼狽,但李司令員毫不在意,拍拍土,只對手下說了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