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因為他已經買通了錢寧、楊廷和等朝中位高權重的人,自認為後臺夠硬,可他沒有想到,他的這番動作卻得罪了一個更為強勢的人。
這個人就是江彬。
江彬是武將出身,陪同朱厚照出巡北方,還參加了多次戰鬥,很受朱厚照的信任,紅得發紫,這下子錢寧就不高興了,因為他的特長只是拍馬屁,而江彬則比他多了一門技術,不但能拍馬屁,還能陪著皇帝打仗。
一來二去,兩個人就成了冤家,互相尋找對方的破綻。江彬先下手為強,決定在寧王的身上做文章。
這個訊息不徑而走,經過路邊社的報道,越傳越廣,很多對錢寧不滿的人也準備借這個機會下一劑猛藥。
恰好此時,一貫善於隨機應變的楊廷和也感覺到不對了。照這麼個搞法,寧王那邊要出大問題,到時自己也跑不掉。他決定解決這個難題。
於是在眾人合力之下,朱厚照決定派人去警告一下寧王,讓他老實一點。
事實證明,楊廷和先生受人錢財,替人消災,還是很夠意思的,他特意跟使者交待,只要把意思傳達到就行了,沒有必要把事情搞大。
為解決這件事情,楊廷和費盡了心機,用盡了腦筋,四處周旋,本以為能天衣無縫地做到功德圓滿,可惜,他還是疏忽了致命的一點:
朱宸濠先生的心理素質不過關啊。
當皇帝使者前來的訊息傳到南昌的時候,朱宸濠正在舉辦他的生日宴會,聽到這件事情,他十分吃驚,當即停止宴會,找來了劉養正商量對策。
面對著朱宸濠期待的目光,劉養正十分鎮定,不慌不忙地對這件事情作出了客觀科學的分析:朝廷中的關係都已經打通,而且一直無人通報此事,現在卻突然派出使者前來,一定是有了大的變故。必須立刻行動,否則可能性命不保。
“事情緊急,刻不容緩,應該動手了!”
劉養正是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傢伙,讀書沒心得,進士也考不中,卻整天目空一切,楊廷和先生神童出身,考試成績優秀,在官場混了二三十年,好不容易想了個轍,準備大事化小,卻被這位仁兄插了一槓子,非要捅破天不可。
這麼看來,科舉還真算是個好制度。
朱宸濠緊張了,他相信了劉養正的說法,這是很正常的,以他的資質也就能和劉養正這一類人混了。
他決心造反了。
但在此之前,必須先解決孫燧這個令人頭疼的人物。
所以他特地選定了謀反的日期——明天。
明天是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這一天孫燧和巡撫衙門的官員將要到王府祝賀他的壽辰。而那時,將是動手的最好時機。
第二天。
孫燧帶著他的巡撫班子來到了寧王府,然而一進府內,他就大吃一驚。
因為在祝壽的會場,除了來賓外,竟然還有另一群不該出現的人——幾百個身穿閃亮盔甲,手持利刃計程車兵。
撲面而來的殺氣讓孫燧打了個寒顫,他意識到,今天可能要出事。
很快,宴會的主角寧王出場了,他的臉上沒有過生日的喜悅,卻似乎有著無盡的悲痛。
他哭喪著臉,向在座的人開始訴說他痛苦的原因:
“告訴大家,孝宗皇帝(朱祐樘)抱錯了兒子啊!”
大家都傻了,這種八卦猛料您是怎麼知道的?
寧王兄看見大家都被鎮住了,越發得意:
“好在太后發現了,現在她已經下詔,讓我起兵討伐朱厚照,就是這麼回事,大家知道了就行了。”
忽悠,您就接著忽悠吧。
孫燧最先反應了過來,事到如今,他也不講什麼禮數了,兩步跑到寧王面前,伸出了手:
“太后詔書呢?!”
朱宸濠把眼一橫,風度也不要了:
“你少廢話!我現在要去南京,你識相的就跟我一起走!”
孫燧終於發火了:
“你嫌命長啊!還想讓我和你一起造反?!白日做夢!”
孫巡撫的反應很快,說完後立刻朝門外奔去,可又被侍衛攔了回來。
朱宸濠被孫燧激怒了,但片刻之間他已恢復了平靜,慢慢地走到孫燧面前,冷笑地表達了他的憤怒:
“好吧,我成全你。”
此刻,面對這一切,隨同官員們的反應卻著實讓人難以置信,除了按察副使許逵挺身而出,大罵朱宸濠外,其餘的人都保持了驚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