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和先生保持著一項驚人的紀錄——考試紀錄。
楊廷和小時候實在太過聰明,八歲就通讀四書五經,吟詩作對,搞得人盡皆知,當地的教育局長認為讓他去當童生、讀縣學實在是多此一舉,浪費國家紙張資源,於是大筆一揮直接讓他去考舉人。
中國考試史上的一個奇蹟就此誕生。
成化七年(1471),楊廷和第一次參加四川省鄉試,就中了舉人,這年他十二歲。要是范進先生知道了這件事情,只怕是要去撞牆自盡的。
第二年,十三歲的楊廷和牽著他爹的手,到北京參加了會試,同期考試的人看到這一景象,倒也不怎麼奇怪,只是聊天的時候經常會問他爹:
“你考試怎麼把兒子也帶來了?”
事實證明,中國到底是藏龍臥虎、浪大水深,在四川省出了名的楊廷和到了全國就吃不開了,這次考試名落孫山。可這位楊兄實在很有性格,他不信邪,居然就不走了,就地進了國子監讀書,放話說,不考上就不回去。
楊廷和就這樣待在北京,成為了一名北漂,但他漂得很有成就,六年後他中了進士,讀書期間還順便勾走了他的老師、國子監監丞黃明的女兒。
六年時間不但解決了工作問題,連老婆都手到擒來,真是不服都不行啊。
之後楊廷和的經歷更是讓人瞠目結舌,他二十歲被選為翰林,二十一歲翰林院畢業,三十二歲開始給皇帝講課(經筵講官),四十三歲就成為了大學士。他升官的速度用今天的話說,簡直就是坐上了直升機。
到了正德二年(1507),劉健和謝遷被趕走後,他正式進入了內閣,幫整天玩得不見人影的皇帝代寫文書,當時的聖旨大都出自於他的手筆。
楊廷和不但腦筋靈活,人品也還不錯,他很看不慣劉瑾那幫人,但又不方便明講,有一次給皇帝講課時,他突然冒出來這樣一句話:
“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