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1 / 4)

“皇上應該學習先帝,遠離小人,親近賢臣,國家才能興盛。”

朱厚照哪有心思聽課,嗯嗯兩句就過去了。

這句話從朱厚照的左耳朵進去,從右耳朵飛走了,卻掉進了劉瑾的心裡。

小人不就是我,賢臣不就是你嗎?

這就是劉瑾先生的對號入座邏輯。

他勃然大怒,連夜寫好調令,把楊廷和調到南京當戶部侍郎,南京戶部哪有什麼事情做,只是整天坐著喝茶,這種調動其實就是一種發配、打擊報復。

可是楊廷和的反應卻大大出乎劉瑾的意料。

這位仁兄接到調令後,一點也不生氣,樂呵呵地收拾東西就去了南京。這下子劉瑾納悶了:這楊廷和貶了官還高興,到底盤算啥呢?

肯定有陰謀!

劉瑾又用上了當年對付王守仁那一招,派人暗中跟著楊廷和,看他到底玩什麼花樣!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加讓人摸不著頭腦,跟蹤的人發現,楊廷和一路去南京,不但沒幹啥事,連一句怨言都沒有。劉瑾聽到彙報,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就沒有再找楊廷和的麻煩。

劉瑾同志,你的道行還是太淺了點啊。

答案終於揭曉了,不久之後的一天,朱厚照先生退朝時,突然問了劉瑾一句話:

“楊學士人呢?”

劉瑾懵了,連忙回答:

“在南京!”

朱厚照一聽就火了:

“他不是入閣了嗎?!怎麼又跑去南京了,趕緊把他給我叫回來!”

於是沒過幾天,楊廷和又回到了北京,繼續當他的內閣大臣,還是和以往一樣,啥也沒說,也就當是公費旅遊了一趟。

楊廷和得意了,劉瑾卻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劉先生應該調查過楊廷和,可他看檔案不仔細啊,這位仁兄哪裡知道,楊廷和曾經當過一個重要的官——詹事府的詹事。

大家要知道,詹事府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它的主要工作是輔導皇子讀書,當年朱厚照做太子的時候,對楊廷和的稱呼是“楊師傅”。

人家“楊師傅”根基牢固,還有皇帝撐腰,劉公公連河有多深都不知道,就敢往裡蹚渾水。失策,失策!

此後劉瑾對這位“楊師傅”敬而遠之,再也沒敢難為他。而經歷了這件事情後,楊廷和與劉瑾徹底撕破了臉,他轉向了李東陽一邊,開始籌備計劃,解決劉瑾。

這個“搞不定”的楊廷和已經讓劉瑾丟了面子,可下一個“整不死”卻更為生猛,也更加厲害,劉瑾的這條老命就斷送在他的手上。

這位“整不死”兄也在後臺等了很久了(沒辦法,演員太多),他就是之前被派去陝西養馬的楊一清。

說來讓人難以理解,養馬的楊一清怎麼會和劉瑾鬧矛盾呢,他倆前世無冤,楊一清也沒跟劉瑾借過高利貸,怎麼就鬧得不可開交呢?

這事,要怪就只能怪劉瑾,因為他太有理想和追求了。

大家知道,養馬在一般人看來不是個好工作,就連在天上這也是個下賤活,學名“弼馬溫”,連不讀書的孫猴子都不願意幹。

但在明代,這卻是一個重要的職位,道理很簡單,沒有馬,難道你想騎驢去跟蒙古兵打仗?

千萬不要小看楊一清,這位兄弟的級別是很高的,他當年可是帶著都察院副都御史(三品)的頭銜來養馬的,這位副部級幹部沒準之前還幹過畜牧業,他在這裡乾得很好,不久之後,朝廷決定提升他為右都御史(正二品)。

更重要的是,朝廷還給了他個前所未有的職務——三邊總制。

請各位注意,這個官實在不同尋常,可以說是超級大官,它管理的並非一個省份,而是甘肅、寧夏、延綏三個地方,連當地巡撫都要乖乖聽話,可謂位高權重。

雖然楊一清十分厲害,但畢竟他還是守邊界的,和劉瑾應該搭不上線,問題在於劉瑾這個人與以往的太監不同,他除了貪汙受賄、殘害人命外,倒也想幹點事情。

可他自己又沒文化,所以為了吸引人才,他也會用一些手段去拉攏人心,比如寫奏摺罵他的那個李夢陽,劉瑾恨得咬牙切齒,但是此人名氣太大,為了博一個愛才的名聲,人都關進牢裡了,硬是忍著沒動手,最後還請他吃了頓飯,光榮釋放。

因為他老底太濫,這招沒能騙到多少人,卻也吸引了一個十分厲害的人前來投奔,這個人後來成為了劉瑾的軍師,也是李東陽、楊一清等人的強力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