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被人弄來的,原來是吹吹牛而已,你偏認真。來了之後,都沒閒著,天天忙活這事,錢花完了,人家又反了,我有什麼辦法?
崇禎更委屈,原本看你吹得挺好,覺得你能辦事,才把你派過去。這麼信任你,你招降了人,我立馬就給你十幾萬兩銀子,連老子的私房錢都拿出來了,你把錢花完了,這幫人又反了,十萬兩都打了水飄,你幹什麼吃的?
楊鶴委屈,就寫信給崇禎,說我本不想幹,你硬要我幹,我要招撫,也是沒有辦法。
崇禎委屈,就寫了封命令:錦衣衛,把楊鶴抓起來。
崇禎四年(1631)九月,楊鶴被捕,後發配袁州。
鑑於楊鶴的黑鍋實在太重,由始至終,朝廷沒人替他說話。
例外總是有的。
命令傳出後,一個山海關的參政主動上書,要求替楊鶴承擔處罰。
如此黑鍋都敢背,是不正常的,但這個人幫楊鶴背鍋,就是再正常不過了。
這位參政,是楊鶴的兒子,叫做楊嗣昌。
崇禎沒有理睬,楊鶴先生的命運未能改變,依然去了袁州。
幫父親背鍋,看起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導致了兩個重大後果。
從這份奏疏上,崇禎看到了一個忠於父親的人。按照當時的邏輯,忠臣,必定就是孝子,所以他記住了楊嗣昌的名字。他認定,此人將來必可大用。
而楊嗣昌背黑鍋不成,父親被髮配了,對他而言,莫過於奇恥。從此,他牢牢記住了那些降而復叛的人,此仇,不共戴天。
楊鶴離開了,但這場大戲剛剛開幕,真正的猛人,即將出場。
一年前,招撫失敗後,民軍首領王左桂派出起義軍,進攻軍事重鎮韓城,韓城派人去找楊鶴,告急。
楊鶴很急,因為他的政策是招撫,手中實在沒有兵,但到這節骨眼上,就是自己拿菜刀,也不能不去了。
但他終究沒有掌握菜刀技術,無奈,他想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的手上也沒有兵,但楊鶴相信,這個人是有辦法的。
第一個猛人登場,他的名字,叫做洪承疇。
洪承疇接到了求援的命令,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個相當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