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2 / 4)

出兵。

逃到海上的孔有德很得意,雖說登州丟了,但半年來東西也沒少搶,地主當不成,還能當財主。

得意到半路,遇上個人,消停了。

他遇上的這個人,名叫黃龍。

孔有德跟黃龍算是老熟人,因為黃龍曾經當過皮島總兵,還管過孔有德。

孔有德怕的人比較少,而黃龍就屬於少數派之一,孔有德之所以投孫元化,就是因為黃龍太厲害,在他手下太難混。

在最不想見人的地方,最不想見人的時候,遇上了最不想見的人,孔有德很傷心。

老領導黃龍見到了老部下孔有德,倒也沒客氣,上去就打,孔先生當即被打懵,部下傷亡過半,連他的親人都沒幸免(他搶劫是帶家屬的),紛紛墮海而亡。

但最不幸的還不是他,而是毛承祿。

這位仁兄先是老爹(毛文龍)被殺,朝廷給了個官,也不好好幹,被孔有德拉下水搞叛亂,落到這般地步,而關鍵時刻,孔有德不負眾望,毅然拋棄了這位老上級的公子,把他丟給了黃龍。

而孔有德和耿仲明不愧幹過海盜,雖說打海戰差點,但逃命還湊合,拼死殺出血路,保住了性命。

毛承祿就不行了,被抓住後送到了京城,被人千刀萬剮。

黃龍的戰役基本上徹底摧毀了叛軍,孔有德和耿仲明逃上岸的時候,已經是光桿司令了。山東叛亂就此結束。

這次叛亂歷時半年,破壞很大,而最關鍵的是,叛亂造成了兩個極為重要的結果——足以影響歷史的結果。

第一個是壞結果:鑑於生意賠得太大,既沒錢,也沒人了,回本都回不了。孔有德、耿仲明經過短時間思想鬥爭,決定去當漢奸,投靠皇太極。

其實這兩個人投降,倒也沒什麼,關鍵在於他們曾在孫元化手下混過,對火炮技術比較瞭解,且由於一貫打劫,卻在海上被人給劫了,很是氣憤,不顧智慧財產權,無私地把技術轉讓給了皇太極。從此火炮部隊成為了後金的固定組成部分,雖說孔有德、耿仲明文化不高,學得不地道,造出來的大炮準頭也差點,但好歹是弄出來了。

更重要的是,由於他們辛苦折騰半年,弄回來的本錢,連同家屬,都被明軍趕進海里餵魚,虧了老本,所以全心全意給後金打工,嚮明朝復仇。

一年後,他們找到了復仇的機會。

除錦州、寧遠外,明朝在關外的重要據點,大都是海島,這些海島有重兵駐守,時不時出來打個遊擊,是後金的心腹大患,其中實力最強的守島人,叫做尚可喜。

之前我說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是山東老鄉,且全都是挖礦的,現在孔有德決定改行挖人,勸降尚可喜。

一邊是國家利益,民族大義,一邊是老鄉、老同事,尚可喜毫不為難地做出了抉擇——當漢奸。

當英雄很累,當漢奸很輕鬆。

第二個是好結果,經過這件事,崇禎清楚地認識到,關內的軍隊,是很廢的,關外的軍隊,是很強的,所以有什麼麻煩事,可以找關外軍隊解決(比如打農民軍)。

偶然的偶然

山東的叛亂是個麻煩事,但要看跟誰比,要跟西北比,就不算個事。

據說朱元璋當年建都的時候,曾經找人算過一卦,大致內容跟現在做生意的差不多,比如這筆生意能做多少年,有什麼忌諱等等。

據說那位算卦的半仙想了很久,說了八個字:

始於東南,終於西北。

朱元璋建都南京,就是東南,按照這句話的指示,最後收拾他的人,是從西北過來的。

這句話看起來很玄,實際上倒未必。這位半仙懂不懂算卦我不知道,但他肯定是懂歷史的,自古以來,中原政權完蛋,自己把自己折騰死的除外,大多數外來的什麼匈奴、蒙古,都在西北一帶。

但就崇禎而言,肯定是不信的。因為對明朝威脅最大的,是後金。而後金的位置是東北,就算是被滅了,也是始於東南,終於東北。

但事實告訴我們,算卦這種事,有時是很準的。

西北很早就有人鬧事了,但原先並不大,最多就是幾十個人,搶個商鋪,拿幾把菜刀,鬧完後上山當匪,殺掉的最高官員,也就是個知縣,如果混得好,沒準將來還能招安,當正規軍。

到崇禎元年,事情鬧大了。

整個陝西、甘肅一帶,民變四起,殺掉知縣,只能算起步了。個別地方還幹掉了巡撫,而且殺完搶完且不散夥,經常到處流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