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長安大道連狹斜 作者:恐龍王

李白也來了。賀知章對他有知遇之恩。李白比賀知章小四十多歲。想當初,李白剛來到長安,屬京漂一族,無依無靠,無官無名,賀知章禮賢下士地去拜訪他,並且直呼他為“謫仙人”。詩仙之號,從此不脛而走。除了文章,李白還是賀知章一個重要的酒友。有一次,兩人見面,賀知章身上無錢,一時高興,竟解下隨身佩帶的金龜換酒。李白在長安的成名入仕,離不開賀老的提攜與幫助。賀知章的別去,是李白所不願意看到的,他無論如何也得來,今日一別,怕是訣別了吧。就在賀知章離開京城的那年春天,李白也決定離開京城,繼續他的交友遊歷生活。一個志在擁有波瀾壯闊的生命歷程的人,不會輕易停止上下求索的腳步。時隔多年,李白再次對酒思人,發出“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的感嘆,忘年之交的快樂時光還能再來嗎?金龜換酒,只有一次,只在賀知章與李白這樣兩個閱世如品酒的狂客之間,才會自然地發生。

脫下官服換道袍,少小離家暮年歸。山一程,水一程,賀知章一路走,一路看,恍恍惚惚。數十年的風雨人生,終於換來晚年的澄明清靜,與世無爭。看不夠的風景,看不夠的鄉村野趣,春日晴和,綠柳掛在枝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他是百看不厭。只是,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千盼萬望的故鄉,怎麼還沒到呢?

▲虹橋▲書吧▲BOOK。▲

第30節:賀知章: 風流賀季真(3)

到了,終於到了,舊居近在眼前。他趨步前行。多少次的夢迴故里,這次終於變成現實。房還是那座房,青磚黛瓦,水還是那一泓水,波平如鏡。最是那吳儂軟語的鄉音,一語擊中心頭。一群娃娃歡蹦亂跳地奔走嬉戲,忽地看見一個仙風道骨、笑容可掬的白鬍子老頭出現在面前,跑上來問,您這是從哪兒來呀?賀老先生被這一問,弄得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不能不佩服,這位離鄉數十載的朝廷高官,在回到自己闊別多年的故鄉,仍然能夠剋制住內心的緊張與激動,來一次最後的幽默。一句“笑問客從何處來”裡,埋伏著多少的惆悵?一句“近來人事半消磨”裡,藏匿著多少的玄機?他不肯說破,兒時遊玩嬉戲的鏡湖,隨風漾起一浪浪柔波,像母親綿軟的手,安撫著一個風燭殘年的老道士。

可惜這人間晚景,賀知章不能安享了。回鄉不久,他便枕在故鄉的一灣湖水中,安然睡去。賀知章一生,風流倜儻,李白稱他“風流賀季真”,好友張旭說他“賀八清鑑風流千載人也”。在我以為,賀知章是個不折不扣的老頑童,心態之好,非同尋常。在唐朝詩人中,像他這樣個性張揚、一生順遂地活到八十六歲,幾乎是個奇蹟。

若干年後,他曾經的學生、執掌唐室江山的唐肅宗李亨,在“安史之亂”稍平之後的某日想起當年陪伴他一起讀書的賀老師來,做出“器識夷淡,襟懷和雅,神清志逸,學富才雄”的肯定性評價,下了一道聖旨,追贈為“禮部尚書”。此時的賀知章,在鏡湖邊上已經長眠十多年了。算起來,追封的那年,老頑童正好一百虛歲。

BOOK。▲紅橋▲書吧▲

第31節: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1)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沿著唐詩的河流溯源而上,你一定會遇見這樣一位詩人。他只留下了兩首作品,其餘詩作散失殆盡,其中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成為千古吟誦的佳作,有“以孤篇橫絕全唐”之譽。張若虛的身世像謎一樣不可考,可考者,只有這首洋洋灑灑、情愫延綿、一唱三嘆的《春江花月夜》。正是因了這首詩,張若虛在僅有兩件作品存世的情況下,仍然被公認為中國最優秀的詩人之一。

張若虛,揚州人。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號吳中四士。詩二首。

——《全唐詩》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大約是誕生於一次文友聚會。在一個溫暖晴和的春天,在一片闊大無垠的水面上,花香四溢,月上中天,張若虛和朋友們的酒宴也開始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傳世之作常常離不開良辰美景、美酒佳餚和知己好友。設若無良辰美景相對,何以有驚人妙語與之相映?無美酒佳餚相佐,性情何以漸至高昂甚而亢奮?若無知己好友在側,何以有舉杯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