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初唐雨
王績:策杖尋隱士
在現實生活中,尋找隱士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隱士是個不易輕得的榮譽頭銜,一要棄官去職,遠在江湖;二要薄錢尚德,心近自然;三要才識過人,特立獨行。三個要素條件拆開來,相對容易,但如果粗篩細選,大浪淘沙之後,全部符合的為數便不多了。當我們將目光投射到千年之前的大唐王朝,可以在那叱吒風雲、興衰成敗的三百年間,在那一群斗酒吟詩、光耀千載的文人群體中,在那些正傳野史、豎排繁體的線裝書籍裡,尋覓到各式各樣的隱士。歷來的編史者,因為隱士的高風勝情,在筆下也是推崇有加。《新唐書》和《舊唐書》作為反映當時社會生活最權威、最翔實的文獻資料,專門闢了“隱逸”的卷目,將隱士逸人與孝友、良吏、列女等一同褒獎宣傳。
王績,可以算是唐朝的第一位隱士。他在朝廷裡幹不下去,回到家鄉,聽說附近有一個名叫仲長子光的隱士,“服食養性”,“非其力不食”,而且三十年間始終如此,立即動了心,哎喲,這樣的人是可以結交為友的!大約拜訪過幾次,後來也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乾脆搬了過去,結廬相近,與其為鄰。那位脾性古怪的仲長子光先生終日不語,兩人卻飲酒甚歡。誰也不說話,舉杯相碰,一杯又一杯,喝得很高興,喝完了,種田的種田,彈琴的彈琴,寫詩的寫詩,或者想睡覺就去睡覺。這樣的飲酒小聚,從內容到形式,可謂是奇怪至極。
每個人,都在尋覓自己人生仰慕的物件,都在追求理想的生活狀態。有些人立志當官,於是熟稔官場規則,忝列其中。有些人刻意經商,不惜破譯商賈秘密,求富於時。王績的人生理想,是以遠他三百年前的著名隱士陶淵明為楷模,成為陶的隔世弟子。陶淵明的一生,曾經數次出仕,有一次,因為督郵的到來,態度無禮,他自己也受不了穿衣束帶、低頭拜揖的規矩束縛,這位只做了八十天的縣長便憤然辭官,回鄉採菊。王績當官也不安分,在先前的隋朝,當到副縣長就受不了了。有一次,他因貪酒而遭彈劾,思來想去,平日裡迎來送往,寄人籬下,受人拘束,言若由衷上司不高興,言不由衷自己彆扭,自己就好像一隻鳥,到處都是羅網,再這樣待下去非把自己逼瘋不可,於是寫了一紙辭呈,掛印棄官,“輕舟夜遁”,轉身之間,就把自己送歸故鄉。來去自由,連離任審計也都免了。
隱者自隱。回到鄉下,無事一身輕。沒有了薪俸工資,但家有良田十多頃,相當於有房有車、衣食無憂的中產階層,生活倒還算過得去。王績自己也說,“酒甕多於步兵,黍田廣於彭澤”,酒比當年的阮籍要充足,田產比起陶淵明的“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也要闊綽得多,家裡還有幾個傭人,經濟條件方面是比較優越感的。可是,王績知道,自己差的,還是那一份脫離樊籠、融入天地自然的心性。所以,他甚至不惜離開自家的華堂大屋,搬到幾十裡之外,與那個貧農仲長子光為伍。他的身邊,擺著《莊子》《老子》,讀得異想天開,忘乎所以。有時興趣來了,還幫著村人佔佔卜,算算卦(依他的性格,大約也不會收金納銀,圖個快樂罷了),樂此不疲地混跡於村野之間。他最樂於做的事,就是到田間做點小活,然後停下來,看看花鳥魚蟲,或者倚在某個幽靜的角落,看著路上那些行人,走走停停,有時忍不住詩興大發:
東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
——王績《野望》
牧人帶著小犢返家了,獵馬馱著主人捕獲的飛禽回來了,春夏秋冬的景色讓人陶醉,還有那些質樸的農人,這一切,都會讓王隱士心生喜悅。住在東皋,王績自名“東皋子”。一天到晚,東皋子徘徊於瓜田李下,山間溪旁,飲酒望世,自得陶然。自己辭官不算,還煞費苦心地寫了一首詩,奉勸當時身在廟堂的房玄齡:“位大招譏嫌,祿極生禍殃”,又暗示和提醒人家,不如學學聰明的范蠡,功成身退,趁早歸隱吧。隋唐易代之時,王績以敏銳的嗅覺觀測新朝時政,心懷警惕,做出了自己的判斷——遠離官場是非,尋求心靈自由。田間和廟堂相比,環境迥異,心情也自然不同。
§虹§橋書§吧§。
第2節:王績:策杖尋隱士(2)
這樣的觀望,看起來當然是無官一身輕、放任於山水自然之間的陶然自樂,但在骨子裡,卻隱藏著深不可測的情緒波瀾。隱士們的表面沉靜,遮掩不了心底的黯然神傷,而這些往往會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