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4 / 4)

白這明明是一件好事,為什麼那些官員這般反對,即使有了積水難排的隱患,能夠擋住海潮,不用年年被沖垮房屋、鹽灶,不再有更多的農田淪為鹽鹼地,這樣長久下去,不是明顯的利多於弊嗎?

滕宗諒幫李靜解了惑,原來,因為海患的關係,百姓都爭相往高處遷徙,不同於其他的地區,在泰州,因為年年的海患,人口意外身亡的機會太大,土地、宅基地都是不固定的,年年都要重新分化。

()好看的txt電子書

狼多肉少,這其中,自然而然就滋生了賄賂、腐敗之風。

向李靜家那樣年年被毀的低地房宅,朝廷倒貼都沒人願意去住,而那些免於海患的高地,卻是眾人爭搶的寶地。房價,不亞於京城最繁華的地區。而那些地方,卻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的。

當地以鹽業為生,雖有海患,窮人多,富人,卻也是極富。當地的官員就利用富人想求安逸的心理,一年年的透過限制建房等手段太高高地的房價。

看看滕宗諒一個小小的泰州從事家宅置辦的如何奢華,就可以想見當地官員朝廷發放的俸祿之外,外塊來得是如何的肥。

海患一銷,官員的外塊自然就沒了。

雖說宋朝的官俸本就優渥,可是,那些養肥了的老鼠,哪裡願意口中的食糧被奪。

當地的官員,是一個利益整體。

雖則外調來得知州是一個一心為百姓的清官,還是一個頗有手段、樹立起威信的好官,可是,憑他一人之力,又怎麼能遏制當地一群官員的腐敗之風。

當然,其中真心擔心積水之禍的頑固耿直的清官也是有的。

這就讓修復海堰之事,愈發的寸步難行。

不提錢財的百般苛扣,和材料的購置艱難,單就百姓的牴觸心理,難以招募工人這一點,就讓修復海堰之事寸步難行。

眼看著一年的大潮又要來臨,范仲淹著急的,都生出了白髮,不是不能動用滕宗諒手中的權力借兵強召工人,可是,本就有爭議的事,如果再來個強制勞役,當地百姓,不明就理的情況下,就算不反,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